第三十六章:挨训
这顿饭,李淳吃的真的是很没有意思,因为从头到尾都是那些人在吃酒,自己也没有和其他人搭讪,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淳惹事情了,谁也不敢靠近这个浑天小子,也就李江跟着自己,陪自己在最后一桌吃菜。
自己不仅仅只是因为跟太子妃闹了别扭,更多的是因为,这饭菜实在是不怎么样!
因为这一年京城闹灾荒,所有的粮食都用于这个方面,忙着救灾,在这期间,酒肉是想都别想,一碗粟米饭,两碟咸菜加上些时令蔬果,就是这顿家宴的全部内容了。
“若是能有一碗牛肉面就好了,撒点辣椒油,啧啧……那味道简直无法形容……”李淳放下碗筷,叹息一声,怀念起后世的美食来,像什么牛肉板面,红烧鱼等等美食。
不过李淳也知道,像这样的一顿饭,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算的上美食了,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酱油,白糖什么的东西。
寻常的小康之家,一年到头,连荤腥都未必能吃不了几次,这就是现在大唐的国情。
即使是富可敌国的大商人的三餐,也不过是翻来覆去的那几样,也不过是比平民们吃的精细些罢了。
所以也难怪后来优秀的的王爷们都去做生意赚钱去了,毕竟官家给他的俸禄是根本不够养家的。
总之,这顿家宴就在李淳无穷的怨念之中渐渐步入尾声。
坐于上首的皇帝已经放下了筷子,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退入后殿,给高铁说了几句话,便看见高铁对自己手底下的几个小太监说写什么。
李淳看到,他的便宜老爹朝左右的宦官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太子殿下在这个方面还是很在行的。
一个宦官点点头,碎步走下台阶,朝着李淳等皇孙的坐席走来。
“陛下有旨,皇孙李淳、李江等入后殿听候吩咐!”那宦官先是走到李淳李江几人身边传达天子的旨意。
七个人连忙起身,朝着后殿而去。
进了未央宫殿的寝殿中,又有一个宦官前来传达皇帝的旨意给兄弟几个人:“皇帝有命,请七位殿下先在此候着!”
“我们在这里等着干什么?不会是我们的考较的不怎么样吧?”其中一个人说。
李淳点点头道:“大概是因为考校我们的功课吧……”
其中的一个年长的世子也说道:“大概可能就是如此了……”他年长一些,知道的事情也多一些,因此解释道:“皇帝必召在京未封王皇孙前去考校功课,并问以天下之事!这都是往年的惯例,那时候只不过是我们还比较小.”
这大概算是李氏皇家的一个优良传统了,皇帝要处理国家大事,没太多时间监督皇子皇孙们的学业,于是,通过这种考校来鞭策皇孙,使其不至于太过草包。
“说的没错……你们答考的并不怎么样,尤其是那个写呵呵,哈哈,随他去吧的小子.”皇帝拄着拐杖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从内殿走出来,一边走边道:“只是今次有些不同……”
“我等问皇爷爷安!”见到皇帝以后,兄弟几人连忙跪下问安。
“都起来吧……”皇帝在侍女们的搀扶下,摸索着做到上首的主位上,同时吩咐着:“来啊,给几位皇孙赐座!”
顿时,便有侍女抬来坐席与案几,让李淳等人坐下。
待得四人坐下,侍女回禀之后,皇帝才接着道:“你们也知道,朕为什么考校你们,只不过是想看看你们的学识与能力,可惜啊,你们里面难道都是像李淳那样的,以后怎么放心把这江山交给你们!”
“我们知道了!”几个人自然轰然而应。
只是应完之后却难免有些犯嘀咕。
在一旁起身问道:“敢请皇爷爷赐教!”
皇帝李适沉吟了片刻后悠悠然道:“你的文章还算是可以,你身为皇家骨血却不知道体会你母亲太子妃的想法,这是不孝,身为李氏一员,不知道报效国家,这是不忠,我并希望你们都像太宗一样,成为千古一帝,但是你们真的知道吗?在我们的大唐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安全,对于边境问题和节度使拥兵自重想必你们兄弟想必也都听说了!”
“这要削权利,他们肯定会有不满,许多人觉得自己辈分高,先帝在时,就已经敢不朝长安了,这的刀子下去,他们是肯定要反的……你们却不知道报效国家,我只是说没有给我留下一个好的苗子.好吧好吧,我累了让我歇歇去.”
兄弟机构人哪里还敢推脱,齐刷刷的应道:“诺,谨遵皇爷爷吩咐!”
“好了,朕也乏了,你们兄弟准备准备一会让大臣们问策吧……”说完皇帝就起身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朝寝室而去。
皇帝前脚刚走,李江就站起来,急巴巴的看着几个哥哥,挠头塞耳,显然是在为一会的事情发愁。
李淳见了,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