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七年
因为边境问题,玄奇被迫在边境驻守边境七年,这时候我们的李淳也开始长大了。
李淳到三岁时,李淳自己开始“咿呀学语”,逐渐会叫娘和其他人的名字,没人的时候满院子溜达。家里的女人们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李纯不但不傻,而且很聪慧。
到四岁,李淳已经经常偷跑出太子府的大门,到外面“结交朋友”,当然了这都是他自己怎么想的。
他想的是,就算不能为成年以后发展几个狐朋狗友,也要找几个玩伴,令自己的童年不至于太孤单,因为自己来了这里以后一个陪自己的孩子也没有。
李淳身为太子殿下的长子,平常都是手上总有些好东西,这些都是皇帝给自己的,自己会拿出来给外人看,这会让外面的孩子觉得吸引,比如说麦芽糖。
“现在,我问你们问题,你们谁回答的好,有糖吃。回答不好的,靠边站!”
当他被一群大他一两岁的孩子围着,会像一个教父一样,用他自己的办法来让这些孩子加入他所谓的的“门派”。
“来来来,你听我说,你们给我说,我们脚底下的大地,是方的,还是圆的?”
一群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显然这问题超出了他们认知范围。对于一些四五岁大的普通孩子来说,玩才是最重要的,谁会管这些?
“是……方的。”终于有个声音,从孩子堆里发出来,说话时很肯定,“先生说,天圆地方,所以,我们脚底下的大地是方的。”
李纯很高兴,终于不再是独孤求败,可算是有一个人能跟上自己的想法了。
一个五六岁,脸盆很大的小子,流着鼻涕和哈喇子出来,一身豪华却很干净的衣衫,这个孩子就是郭暖的孩子郭子孝。
“错,是圆的。”另一个声音响起,“我爹说了,我们脚底下,就是个球。”
这个一个小子走上前,看上去跟李纯同龄,个子不高,一身白衣,身上的衣衫是很细的料子,背了一把木剑,好像个游方的大侠,这个孩子就是里面最厉害的一个,是司马家的孩子,知道名字叫云飞。
郭子孝和司马云飞,是这两个小孩的名字,也是李纯用麦芽糖结识的死党,一直到后来,都追随在他左右,一直到后来帮他牧守一方。
郭子孝他不笨,却认准死理。在李纯看来,这小子被儒家思想荼毒太深,主要是郭子仪对他的影响。
司马云飞则大有来头,他的父亲是长安司马,一地的掌兵之将。而司马云飞自小便立志,要当一个行走于天下间的剑客,因而从小便在长安城里瞎跑,说是要“行侠仗义”。
自从他们认识以后,三个小伙伴便经常跑出来偷玩,郭子孝总是之乎者也在口,和郭子仪一点都不一样,实在令李纯烦到不能再烦。而司马云飞则总是拿一把木头剑在那煞有介事地练剑,感觉实在是有点装逼,看那唇红齿白的模样。
等到他们到七八岁时侯,三人已经开始结伙在长安城里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这时候的他们开始无恶不作,到处吃别人家的鸡。
在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到约定好的黄昏,三人便开始自己的吃鸡行动。
这时候他们看见了一只鸡,司马云飞马上跑到院门口的鸡笼口,打开鸡笼一把将里面的鸡给提了起来,此时的司马云飞虽然只有八岁,却已经小有身手,因为在这帮还孩子里面,他是武功最好的一个。
李纯见“猎物”到手,挥挥手招呼一声:“撤退”
一边的郭子孝瞪大眼道:“要是人家下蛋的老母鸡,可怎么办?”
李纯直接踹了郭子孝一脚,来偷鸡,还管是不是人家下蛋的老母鸡?
李纯像是想起什么事,脚步一停,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袋子,其实这个是钱袋子,什么也不说就扔进院子里。
等他们跑出来,还没到巷口,便听到一个身后响起:“又是哪个杀千刀的来偷鸡?”
听到这声音,三个小子脚步一溜烟跑到河边的树丛里,找来柴火,拿起匕首和火折子便要烧烤。
“司马,你打水和泥,郭子孝,你负责拔毛开膛破肚。”
“好咧。”司马云飞已经动手。
而郭子孝则一脸不乐意:“你呢?”
“我负责生火。”
一个时辰后,一只用荷叶包裹的泥蛋子从泥土里扒了出来,三个小伙伴正要享用美食,一个娇俏的小姑娘,迈着小莲步一路小跑到了三人面前,擦了擦汗。虽然只是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却已经明艳生姿。
“不早不晚,来的刚刚好。”李纯起来招呼,“来来来,坐,正要吃呢。”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奶娘的孩子。”
“嗯嗯。”小姑娘比三人岁数都要小,一双眸子却分外有神,抱着膝盖坐在身旁,而李纯已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