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君与王的议谋(1 / 3)

李当天下 情非我愿 4056 字 2017-11-01

话说郭子仪识破计谋,先与回纥书信一封,告知对方,又引兵前往,回纥不听,与唐交战一日,双方互有损失,契比明逃避唐军,径直从回纥身后逃走,顺便攻击一番,获取了不少粮草。

回纥十分生气,向唐朝结盟,请求派兵共同对付吐蕃。

郭子仪上阵奏章,请求御批。

十一月十日,长安城外。

皇帝将要回归,整个长安城都被惊动,而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便是长安城的官员们,因为太子爷已经早早提前告诉他们这帮人啦。

相比于以前,还是有那么一些急促的。

他们早早就安排了人手,在长安城东距城三十里的地方,便以黄沙垫道,将沿途都修饰了一番。

便连道路两遍的大树上,也被缠上了彩带,那是大唐产的丝绸。

君王回朝,自然要弄得喜庆和热闹一些,这即是为了迎合天子,也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

这种关乎国运的事情,自然需要大书特书,居然皇帝被迫出逃,可现在也算是得胜而来。

这不只是给国人们看,让他们为自己国家充满信心,更是要给其他的国家们看,让他们明白唐朝国的强大。

反正就李纯来看,这沿途弄得实在是太奢华了一些,奢华的有些浪费。

此时还是上午,太阳也才出来不久,天气还是很冷的。

躺在别人的怀里,在这片小山岗上,李淳他们一行人已走了将近一个时辰。

作为唐朝的公子,他也被要求来到这里,让他们迎接自已的归来。

?李淳躺床上了怎么久,腰都已经开始发酸,但见旁边也是一脸迷茫的皇帝,他的心情不由得好了许多。

“也不知太子何时才到!居然安排如此到位。”天子唉声叹气道,可能是上了在纪。

李诵的这些年轻人还好,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们,此时都已经要人微微搀扶了。

??但对这些人,李淳却不会有半分同情,因为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那些老东西。明明迟些到便可以了,他们却非要赶个老早,然后在这里干站着。

李淳微微摇头,这TMD道哪儿都难得清靜。

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太子,现在在长安城却有了莫大的名气,上至王公贵人,下道贩夫走卒,仿佛一下都知道了他。

而在长安城的上层,太子脾气性格却更为人所知,一言不合就能处置于你,鱼朝恩可是皇帝的重臣,不照样给干掉了嘛,对于皇帝而言,确实有点是打脸的嫌疑了。

而现在据官员们的观察,太子还真不简单,用兵锋拿下城池,该硬的时候我是硬,该软的时候就是软,绝非一般的莽夫一样,拿下鱼朝恩这么个人,他可真是个大能人。

这个判断让官员们感到警醒,心中把太子的分量又加重了一些。

对于官员们来说,此前对鱼朝恩是阳奉阴违的,明面上不敢与之抗衡。

其余的权臣不足为虑。

可现在,太子却突然杀了出来,对权利大加收拢,让他们参生了些危机感,他们怕太子追究他的责任,所以都有点慌张。

但同样的,太子心中也把这当做了一个机会,一个能让自己史书留各的机会,自己政冶上要有所作为,武力上面而郭子仪将成为他的一柄刀。

不一会儿,便看见烟尘滚滚。

“皇上回来了!”不知谁怎么吼了一声,引起众人侧目。

于是才安静下去的太子便坐不住了口中又嚷嚷道,“终于等到了!”

李淳放目远眺,只见前方队伍如一条长龙,正弯弯曲曲的向迎接队伍行来。

在众人翘首以盼间,天子的队伍越来越近,太子甚至已经看见了天子的那辆车,以及车上的那个伟岸身影其实天子时日己不多,只不过是在硬撑而己。

?“奏乐!”

有礼官大声吼道,顿时间钟鼓齐鸣,威严而壮阔的音乐响起。

天子的队伍慢慢接近,环绕着那辆车的,是一队近千人的骑兵队伍。

他们甲胄精良而华美,个个都英武不凡,宛如神界的天兵下凡,这就是传闻中的禁军。

那是皇帝亲卫队,宫内最精锐的保卫力量,天子手中最锋利的剑之一。

看到这支满土豪的队伍,李淳不由咂舌,养这么一支队伍,这TMD得多烧钱啊!

可很快,太子的视线便被另一支队伍给吸引。

他们的人多出了不少,李淳粗粗估算了一下,那至少得几万人。

他们一身黑甲,外表比起皇帝卫队来逊色了不会少。

而且行动起来,他们也没前面那么高调,除了整齐的步伐声,他们不发一言。

根据其独有的标志,太子很容易就凭判断出他们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