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一个万元户(1 / 1)

咱村的那些人 院丁 1866 字 2017-10-25

第一个万元户

张居文是弟兄两,弟弟张居武。弟兄两都是勤快人。张居文一家有个特点,就是凡事都要说个理。张居文的父亲早年开了个粉坊,起早贪黑的磨粉。有人说连老张家的驴跟着老张不好过,天不亮就戴上眼罩拉磨,地里的活该干换的干,天擦黑又上了套。那天是个头啊!到外头送粉面,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含糊。算完账就蹲在墙角啃干馍,完了要碗面汤喝,不高兴给就喝瓢凉水。饭店老板也都属抠门类的人,气的当他的面就说这是最后一回了!可完了还是得捎信给老张叫他来送,咋回事!有病啊!非挨老张的刀。哎!没有办法换了一家东西不顶真。大厨气得要骂娘。这才又唤老张来!老张来了,账还得算到小钱,完了又啃干馍。老板摇摇头,叫人给端上碗肉丝面来,丢不起那人啊!老张把碗推开,说你们端错了!伙计说没错就是老板让端给你的。确定不要钱后,老张一气搂了个碗底见天,完了又舀了面汤冲了碗。这才拾掇起吃剩下的馍块打着饱隔上路。伙计们都开他的玩笑,说老张你把那剩下的馍块给了我们的狗,狗见了你都不咬了!老张说,不行!那馍我回的路上还吃哩!那时人送东西都靠肩扛,是个体力活。就这样,粉面子老张名气很大。后来竟形成惯例,老张到哪里都有饭招待,但老张依然背馍。他说的是这个道道,人家让你吃饭是给你脸哩!人家不让你吃你也不能见怪。在咱村老张这号人不叫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干人”。张居文两兄弟打小就在粉坊里干,后来老张专跑外。腿瓜不利落之后才让兄弟两轮番去送。但每次都要检点零钱。张居文送了粉面人家忙了端面晚了,他就走了。张居武可不那样,面不上来他就不走。伙计们知道了这茬,张居文以来快给他端面,马上来不了面就跟他商量这吃点方便的。张居武来了他们就故意耗他。但张居武还就是不着急,有事没事跑到后厨问这问那。回到家还上锅台演练,时间久了不少人都知道张居武在灶台上有两把刷子。在孙小档的往外转移能人的计划中,张居文是刚好没赶上。再一张居文虽然比较能干,但他话不多,讲究说一句算一句。这些行为掩盖了他的野心,也避过了孙氏的移人计划。张居武为人活络,孙小档亲自上门,张居武去当了兵。先开始张居武在大灶做饭,后来去了首长小灶。还考了几级什么厨师证。

张居武退伍回来,兴冲冲地找到大哥,说他要办粉坊。张居文拒绝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割资本主义尾巴,你办什么粉坊!你这不是添乱吗?那是李大胡子刚走了,张居文刚正式当上主任,一听弟弟要搞什么粉坊,立刻厉声制止他。张居武瞪着双眼睛看着哥哥,有点不太认识他了。也确实大队里的粉坊都停了,谁还敢触那雷区呢。但张居武就是那种人,有道理的事为啥不敢做呢。张居武再没和哥哥争辩什么,才回来也没事就在村里溜达溜达。

快到中午,居武跑回了哥哥家。准备给哥哥嫂子露一手。老张两口子前两年就走了,退伍回来的张居武只能先待在哥哥家。嫂子说没菜了。我去猪留地里弄一把。猪留地?张居武第一次听到这名词,有点纳闷。那个这人就是有点死脑筋!嫂子说着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大跃进过后,各地的政策开始松动。农民在房前屋后允许开垦的基础上,有的地方竟开始给农民分种自留地。那是你哥就已经在村里说了算,孙小档走了,李大胡子病着。可你哥就是不同意!说这不是明显的倒退么?咋?人家都倒退,就你一个人不倒退。你知道嫂子我从来不爱问闲事,这回我都气得不行和他吵了好几回。后来干脆还赖在娘家住了几天,叫他尝尝没饭吃的滋味。后来咱这里一半的村都分了,他才同意。可临到分地人家别的村都是分的临近村的地,以方便社员下了工耕种。可你哥偏是把自留地分到远的地方,为这事没少挨骂。那是自留地,猪留地是咋回事呢?张居武看嫂子半天还说不到正题上,急忙插话。别急!就到了猪留地上了。说到猪留地就到了王老汉回来了!那年也不知哪里兴的洋歌子,说是再给社员分一分猪留地。才吵哩!王老汉就提议分地,你哥又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王老汉火了说,这事我来负责!王老汉那人你也知道,贼精贼精轻易不恶人。这回却翻了脸。临到分地王老汉把猪留地分在咱村的菜园边上的好地。很多人都种了菜,现在再不用等菜园子里分菜了。那会公社里的主任来村里吃饭,王老汉给他吃茴香饺子。他问茴香哪弄的?王老汉就直说是猪留地里种的。那主任咽下那口饺子,想了半天才说,就你能!连吃了两碗哩!那咱地里有茴香吗?张居武问,有啊!咱吃饺子吧!嫂子说。也只能吃饺子吃别的太费油!张居武摇摇头。嫂子说,别小瞧咱村,有油哩!说着把张居武拉到里屋,揭开油罐给他看。咋回事油是缺货哩!还是人家王老汉的功劳!嫂子又开了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