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以为他绝不会逃往北地,而是直击长安,公子率精锐在华阴,徐郎屯兵于新丰,只要李傕绕过这两处,长安唾手可得。”
王玢点头:“以子穆之意,某该如何?”
“率军回击长安。”
高顺语气坚定的说道。
“某只有八百骑不到,如何抵得过李傕数千精锐轻骑?”
王玢问道。
高顺眼睛一抬,目光极为坚定:“公子,兵贵精,不贵多,某愿率本部回击长安。”
高顺的掷地有声,王玢心中一颤,高顺率八百陷阵营的前身都敢回击长安,他有八百骑,俱是良驹、精甲、利刃,还有跨时代的马鞍、马镫、马蹄铁,难道还打不败李傕数千杂胡骑。
王玢想想击败张苞、华阴大营,不过损失不足百骑,那击败李傕本部又能损失多少?
狭路相逢勇者胜,古往今来,以少胜多莫不是以大无畏出击,以悍不畏死而大胜。
项羽敢以三万击数十万,我为何不敢以八百击五千。
王玢胆气一壮,道:“子穆,回击长安要的是速度,你的陷阵营虽然精锐,可是速度太慢,而且你部善守,就命你留守桃林,务必阻挡住李儒大军,某亲率军回击长安。”
“公子?”
高顺眼中爆射出一道敬佩的目光,毕竟王玢还没及冠,又是初次领军,不说别的,但这勇气就让高顺佩服,就像,就像初出茅庐的吕布,数十骑就敢迎着数千匈奴骑兵冲杀。
“子穆,莫要再言,一定要给某守住桃林。”
“公子,放心,桃林在,某在,桃林不在,某亦不在。”
高顺一字一句的说道。
不知为何,高顺的保证总能给人力量。
李儒多计,纵然是高顺的保证,王玢也怕有闪失,道:“桃林塞若不可守,当退守华阴,华阴不可守,退郑县,郑县不可守,退新丰,若新丰不可守,当退长安。”
“公子。”
高顺眼中极为不满,大丈夫怎能未战先言退。
高顺怎知王玢心中的爱护之心,他可死,陷阵营不可不出现。
“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王玢一句话打断高顺所有的不满。
军人,当如是。
这是高顺接受步兵操典后的第一感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