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东莱,东莱(1 / 2)

佐魏 为奴十七年 2311 字 2017-10-19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是啊!主公为何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呢?难道他真的只是不知情吗?”

一时间荀攸心乱如麻,此时他仿佛意识到自己似乎从一开始就错了,不是小错,而是错的极其离谱!

“这件事从一开始,只是甄家召回了数支商队,从始至终甄家和陆家都没有说过要抵制糜家进入啊!换句话说,这一切都不过是自己的猜测!”

荀攸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想当然!

“自己实在是太想当然了!甄家与糜家同为天下巨富,如今同时投到同一位主公麾下,那便是一山有二虎,绝对不能和平相处啊!这么想没问题啊!而且,每次无意中提起糜家来投这件事时,陆东给出的反应都是极为暧昧,言语不详之下难免让人多心,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啊!啊!不对!一切都不对!

先是通过言语不详的回答来暗中引导众人的思路,进而让大家走进他预先设定好的误区……”

想到这里,荀攸忽然意识到,这一切似乎都是陆东刻意为之!

“陆东没有你想的那么无聊!”

似乎看透了荀攸的想法,甄夫人平静的说道“陆东曾经说过,他之所以对糜家来投兴趣缺缺,不是因为他惧怕糜家的到来会取代我甄家的位置,而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在乎过!说白了,他对糜家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过!”

尽管这话听上去极其猖狂,但是荀攸就是觉得,天底下只有陆东才能说这话!

“夫人能否直言相告?”荀攸不想再兜圈子,他站起身,如同学生对待师长一般,朝着甄夫人恭敬一拜。

这一拜,顿时让甄夫人肃然起敬。

默默点了点头,甄夫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交到荀攸手边,轻声道“这是陆东特意留给你的……”

迟疑的接过信纸,荀攸一头雾水,他疑惑的看了甄夫人一眼,却见到后者满是鼓励之色。

“看完你就明白了。”甄夫人这样说。

“公达吾兄,当你得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身在去往庐江的路上了……”

呼!

看完信,荀攸忽然长舒一口气,他先是小心翼翼的将信纸叠放整齐收进衣袖,然后抬起头有些错愕的看着甄夫人,疑惑道

“陆东说的是真的吗?他真的打算把将作营移到东莱?”

……

在荀攸就心中疑惑一一向甄夫人寻求解答的同时,身居自家书房之内的曹操正对着一封信看的出神。

信同样是陆东留下的,而曹操已经看了不止三遍。

……

“为什么是东莱,因为东莱地处青州最东边,紧邻辽东湾,把将作营转移到东莱,可以极大地减少石炭运送路程,先前石炭自幽州运抵青州后,还要经过陆路转运至陈留,这一路最少也要半月路途,可一旦将将作营转移到东莱,石炭一到岸半日内即可运到将作营库房,这样无疑大大减少了运送时间,一步快步步快,将作营势必也将随之飞速发展!”

……

“随着技术的发展,火药威力的不断加大,今后将作营生产的武器威力将会成百上千倍的激增,到时一旦发生意外,极有可能对陈留城造成极大损失!所以为了避免这类惨剧发生,将将作营转移到地广人稀的东莱,势在必行。”

……

“选择东莱,更为重要的理由还有一个。这一次豫州袁术以奇兵犯陈留,若不是老天庇佑,陈留必然失守,一旦陈留失守,那我等为之奋斗数年的心血顷刻间将成为袁术的战果!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重演,将作营必须寻找到一个坚实的后盾,而东莱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东莱有天下最强的水军---青州水军!有青州水军在,将作营完全处在不败之地!”

……

收起信件,曹操陷入沉思,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两个小人,为是否转移将作营缠斗不休。

陆东这封信中把转移将作营的利弊分析的很清楚,按照陆东的计划,将将作营转移到东莱,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曹操也很认同。

可是,曹操依旧感到纠结的原因却不在于此,真正让曹操从心底里拒绝的原因在于:曹操觉得自己对青州的控制力实在是太弱了!

如今兖州最坚不可摧的海船是陆家建造的,青州最强水军的军师是陆东的徒弟,青州实际掌控者张辽尽管是曹操的妹夫,可曹操却知道,张辽与陆东的关系匪浅,甚至可以用莫逆来形容!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怎么敢把将作营转移到东莱?先前还不觉得,可自打战事爆发,将作营的重要性顿时凸显出来,让曹操再也不敢忽略这样一个由一群工匠组成的特殊军队了!

此时,与其说曹操担心失去将作营,倒不如说曹操担心陆东造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曹操忽然发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