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起源(1 / 2)

第三王座 灾厄时刻 3106 字 2017-10-14

二零一三年,四月初——

经过数个月努力,C区终于成立了黄海之巅!

自从,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爆发开来‘大灾难’,将原本整个山东半岛从地图上被迫抹去,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引起。

这件事情,除了国家最高层知道以外,就连邻近的国家也误以为是地壳运动而造成的结果。

毕竟当时很多国家都感受到了从半岛成波状向四周扩散的余波,那种强烈的地质灾害,导致不少房屋在瞬间崩塌下去。

这种突发的情况,没有类似地震时的预警,仅仅只是突然,就像是天灾一样没有征兆的降临,就像是近几年全球变暖,使得大自然将怒火发泄到了人类的头上。

一切都如外界那般谣传那样,看起来所有的事情都练成一线,就连那些所谓的记者也因此洋洋得意,就好像是自己掌握当时的全部资料一样。

没有人会去质疑他们,因为就连最高层对于他们的猜测也只是采取默认的行为,这并不是想要掩盖什么,只是想在人们发觉前将一切都弥补过去。

甚至就连当时造成的千万人的伤亡以及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都打算推到老天爷的头上,将这曾经发生的恐惧以这般玩笑的态度敷衍过去。

不得不说人们总是盲目从众,自以为掌控一切的却又不知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中。

一切的合情合理让大部分人都从心底感到满意,尽管也有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抱怨起来政府的无能,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发现那?

人类总是喜欢将自己的怯懦,转而怪罪到他人的头上,就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为了平息人们私底下的抱怨,对于那些不幸身亡的人政府相应的给予补贴,甚至许诺一处可以歇息的地方。

而对于原本的半岛,则是利用超级工程在短短数月的时间,将整个半岛以另一种人造的方式将其展现在黄海之上。

大大小小的人工岛屿,以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将所有分崩离析的半岛相接在一起,更是以C区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里。

为了区分岛上的环境,政府以七环为代表将C区划分为七大区域。以中心大厦为原点自成一环,成波状向外扩散至六个区域。

分别是二环的缓冲区,以及三环的隔离区,四环的教学区,五环的居民区,六环的风景区也叫理由区,而七环则是C区的外围也称外滩!

飞机以及船坞等地皆建立在外滩,这也是为了减少对于居民的噪音污染。

所以说,如果乘坐飞机那么到四环以外的地方只能依靠驻停在外滩处的出租车,或是黑车。

在中心大厦的地底深处,这里是由政府建立在C区的作战指挥部,你也许会想为什么指挥部要建在地下千米处的地方?

这并不单是隐蔽性,更是为了防止出现的‘灾厄’破坏,以及正在加紧进行的生物研究。

为了避免意外而产生的灾难,所以这才是将作战指挥部建立在地下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这一切都要从一二年的夏季初开始说明,那是一切‘灾厄’爆发的根源......

根据当时一名幸存的考古学家口述,尽管最后还是因为疾病缠身而不幸身亡。

那天正下着小雨,我随同其他学者们向着最后的目的地进发,据说那里是探索秦皇陵的最后一站,在这之前已经忘记看到过多少的兵马俑,那不计其数的存在就仿佛重现了当时的年代一样,让我眼花缭乱。

但是兵马俑并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探求当年秦始皇前往蓬莱仙境的地图。

没错,是为了探寻那飘渺的长生路。

传闻,在蓬莱有长生的秘密,至于真假这需要他们考古学家的亲自鉴定。

不过在来到最后的一站前,通过刻画在陵墓墙壁上的图像来显示,当年秦始皇真的到过蓬莱这一地方。

经历过数十年的考古研究,单凭眼睛已经能够看出点什么,那并非是刻意而为之,通过那些精密的手法来看,这简直就像是再现当年时候的场景。

通过科技,我们模拟了当时的情况;也许在当时,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也说不定。

为了满足学者们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支持,这一切都是在私下进行的,即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对此也闭口不言,哪怕这会让亲情之间产生微乎其微的裂缝,但对于考古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

在那最后一站里,等待我们的并非是永生的奥秘,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记得当时有几名学者们在相互争吵着什么,由于我距离的较远所以并没有听清楚,不过这也让我幸运的逃过一劫。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