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光与影
他看着窗外的星星出神,直到凌晨三点多才和衣而卧。思虑再三,他终于还是给“长城”发了一封密电。
电文内容言简意赅。大意是最近接到上级工作部署,已将对日军事情报搜集,转移到对汪伪汉奸骨干分子活动内容的关注上。
这份电文可放可收。如果金卫章不知晓他发的这个电文,那就一切照旧,如果金卫章获悉这个电文内容,他完全可以说是近期情报内容调整,是正常公函,并没有确切的指向意义。
事实上这个电文确实没有指向意义。
在确认电文发出后,他收好发报机,稍事化妆后走出寓所,信步朝北海道大学方向而去。
或许是鬼使神差,他将要在楚元所在的学校和陸安晖晤面。后者历次晤面几乎都是在大学校园里,很少在公园或者电影院那样的地方预约。
这或许正是陸安晖的高明之处。大学校园里面,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多少沾染有书卷气,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有满脸杀伐之气的硬茬,容易识别不说,而且动起手来,对方投鼠忌器,假使遇到追捕逃脱起来也相对轻松一些,不信可以问问伊万诺夫。
因为按日本法律,无论军警都不得在大学校园内随意开枪,五十岚仗着有陆军参谋本部的尚方宝剑护身,加上浑身伤痕才没有被太多追究,饶是如此,仍有佐藤等人接二连三的向上峰弹劾他的过失。
所以久居日本多年的陸安晖,仅只是在接头地点安排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上,就有无比成熟的考量。
一般而言,在车站、码头、电影院这种人流密集地,更有利于隐藏自己,然而正如双刃剑的正反面一样,在有利于隐藏自己的同时,也更容易被跟踪窥视。
这里是日本,稍有闪失被群起而围捕是分分钟的事儿,在国内军统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当街群殴甚至杀人,可日本军警才不知道军统是哪根葱,陸安晖能做到这一点,固然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但同时也是老谋深算的个性使然。
他当然知道眼前抗战大业为重,国共双方同仇敌忾勠力同心的大局为重,然而目前军统和中央特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已经显露出一些端倪。
白驹过隙,时不我与。
这是金卫章密电中的结束语。如此催促更让他感到怀疑。金卫章加入特科前曾供职于上海某证券交易所为在沪地下党募集工作经费,他这段经历和蒋介石当年颇有雷同之处。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和蒋介石当年一样都因为**感染过梅毒,而且还是被同一个医生治愈的。
貌似金卫章和蒋委员长在好色这个问题上有着莫逆于心的默契。
他想给特科代号“长城”的首长发密电,考虑了半个小时,还是放弃了。他现在使用的电文密码都是从金卫章那里获取的,他发出的所有密电都会被金卫章截获。
所以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获知军统在日本的近期动向。要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很容易。
莫中原临行前,曾转告他,陸安晖对他的存在很关注,而且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他对莫中原的印象无法形容。那是个目光凶戾,面容凶恶的家伙,虽然言谈举止文雅得体,但那种随时生杀予夺的气质让人不寒而栗。
能够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行动队、宪兵队、日本警视厅的三重搜捕下整整神隐一个多月的角色,这样的存在已经可以载入史册了。
尤其是当他的上级沈范将手下和盘托出后,仍能全身而退,甚至公然报复上级,不惜公然见诸报章,如此气魄胆识和雷霆手段,绝非池中物所能为。
他在半年前就曾让金卫章帮他打通和军统的关节,意图加入军统驻日情报站,以更有利开展工作,后者总推脱说时机尚不成熟,让静候时机。
莫中原上次拜访的时候,婉转告诉他是上海的全双目先生半年前托他找一个叫潘事佛的人,让介绍工作。
全双目。目就是眼睛,双目就是增加两个眼,全字增加两个眼,正是金字。
全双目先生当然就是金先生,不是金卫章还能是谁?
莫中原这种心狠手辣的人,敢于公然诛杀章之言,难道他不怕回国后被军统清理门户?还是他上边有更深重的大靠山?
不管怎样,莫中原临行前让他有事找陸安晖沟通是个重大的工作进展。
陸安晖事无巨细都做的功德圆满,无论情报搜集整理还是短兵相接,都可圈可点,让人无法挑剔。
这样难得一见的人才居然被军统外放到日本十余年,真不知道这是国民政府的悲哀还是军统的深谋远虑。
是时候去渐渐陸安晖了,后者说下次给他弄一瓶五十年的茅台或者嘉庆六年的同盛金烧锅酒。五十年茅台姑且不提,嘉庆六年的同盛金烧锅,距今至少130年,是当时清廷祭祖所用的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