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的惯那才是见鬼了。
并非没人认识到商业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然而很少有统治者提倡商业发展的,因为商业资本那一套行为准则和封建礼仪有许多相悖之处。
熟知历史的李志成也知道,商业从业者代表的是资本主义,是要干掉封建主义取而代之的,所以再怎么防备打压都不为过,这是敌对关系啊。
真正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文人,是非常排斥商人的,也只有真正主政过一方的官员,才会意识到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他们一边排斥商业,却又默许商业发展,甚至暗暗的支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事实证明,除非是鱼米之乡,要不光靠农业产出想富裕起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作为熟读圣贤书之人,为了实现自己治下富裕起来,却要靠自己一直鄙视的商人,这种冲击力不可谓不大。
这要转变思想,转不过弯来的,还按照圣贤书上的那一套治理地方,绝对会治理成一个贫穷的模范。
这显然和自身的理想报复相悖,所以一个官员要想治理好地方,必须解放思想,抛开书本中的那一套。
官员的某些思想,比如为了政绩无所不用其极,打击政敌不择手段等等,这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圣人门徒该干的事了。
也只有彻底接受改变,转变了思想,才能在官场走的更远,刘仁轨正处于这种转变中,以前的他是刚正不阿,眼中不揉一点沙子的存在,所以四十的人了,才刚刚当上个小县令。
就这个小县令还是借了李志成的势,直到他主政一方,才开始体悟到为官之道,真正的向政客转变,只有成为真正的政客,他才会进入晋升快车道。
此时的他正处于迷茫期,不过李志成一点也不担心他转不过弯来,能和李猫周旋的人,政治手腕绝对差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