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招变故雾灵山风雨飘摇
兵发昌黎猛夕颜昼夜围山
一
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冬天,在河北雾灵山那里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一时山峦静寂,放眼望去,皑皑白雪掩盖了一切。在雾灵山半山腰一处向南的山坳里,稀稀落落的散着几十户人家,感觉上不太像是古老的村落,紧靠着这村落的北面山坡上又有一个依山势而建的山寨,四周都用粗壮的松木修筑成寨墙,西南的寨门外,此刻正缓缓行走着二名女子,头戴羊皮制的毡帽,前面那女子好似身怀六甲,却仍在腰间束着缀满铜钉的腰带,腰带上左右各挂着一柄短剑,身后那女子一身粗布对襟棉袄,腰缠一条白绫,挂着的箭筒里插满了羽箭,身背着一张特别长的硬弓,都是面色凝重的看着那被雪完全覆盖的山路
“夫人,大营会派人来吗”身后那女子问道
“会的,一年二次大营会派人回老营通报消息的,这是我和你小虎哥约定好的,眼看年关将近,就在这几日,一定会有人回来带回大营的消息的”
走在前面身怀六甲的女子姓郝名慧,是闯王手下猛将郝摇旗的女儿,自打与高一功养子高小虎春天分兵后,独自支撑起这老营的一切。后面那身背硬弓的姓李名红玉,就是那李岩和红娘子所生,闯王兵败潼关,因猜忌副军师李岩身怀二心企图回河南另扯大旗而错杀李岩,娘子军统领红娘子挥泪连夜逃离大顺军,自此隐没在民间。可怜了李岩心爱的女儿那年只有五岁,一下子由掌上明珠沦落到孤苦无依,幸得高夫人保全才交与奶妈抚养于老营,十多年白驹过隙,如今的李红玉已然出落的貌美如花,已是十六七岁光景。李红玉自幼习武,寨中留下来的将领都对小红玉打小悉心指导武艺,骑马射箭,操作火器,尤其是老营总管寒梅,一直将红玉视如己出,枪棒刀剑,阵中冲杀都细心教导,所幸红玉天赋异禀,对武功搏杀的领悟力极高,各种兵器中喜欢使一根软鞭,鞭子尾端系一柄异常锋利的短刀,要知道软鞭舞起来本来就难,尾端系短刀就更难了,师父寒梅也只会银枪和软鞭,所以寒梅更加欢喜,给她取了个别号为二月雪,因为红玉的软鞭舞起来如二月飞雪。老营将士都很喜欢她,都亲切喊她二月雪,而大名李红玉渐渐少有人知道了。留下来的这些年,老营将士天天操练砍杀拼刺,战马虽少,但还是在养马人的努力下一代代战马培育繁殖,始终保持着一支800人左右的骑兵,平时常备在中军营,二月雪被郝慧安排为中军骑兵营副将。
自李闯王从西安北上,一个月就占了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不料吴三桂先降后叛,退守山海关。大顺朝倾进京全部精兵二十万兵发山海关,欲和吴三桂一决雌雄,要知道吴三桂的关宁军是明朝边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拿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整个前明北方就将彻底平定。不曾想吴三桂居然勾结多尔衮引清兵入关,疯狂围攻大顺朝,以至大顺朝损失了几乎全部精锐,饮恨撤出北京,撤往西安。潼关失守退往河南,直到闯王败走九宫山,遭到民团袭击身亡。自此大顺朝群龙无首,余部纷纷撤往云贵川地区坚持了很多年。
因为退却太快,大顺朝居然来不及来接应出这样一支老营部队,要知道这个老营是各部将领的随军眷属和战死将士遗孤和常年征战负伤的战将,以及随军征战山海关沿途患病的百战老兵。如今十多年匆匆而过,这样一个以妇孺伤兵为主的老营,居然留存了下来,占据着密云雾灵山,在满清不断向江南用兵夺取天下的的征伐中,艰难生存在京畿重地。而且还融合进当地山民的江湖帮派,从密云到承德一带江湖中人,都知道雾灵山有一支人马,治军严命,训练有素,十几年来倒有很多江湖人物不断来投,如今人数已达三万之众。
随着山中人数的增多,自给自足的开垦山地已然难以维持,外出采购粮草也越加艰难。老营主将高一功养子高小虎和夫人郝慧商议,听取了老营各营将领的建议,分兵下山,由高小虎亲率中军骑兵营近千人外加各营抽调的老兵,总计五千余人分批下山,多花了很多银子请向导走山路绕开北京,迂回到河北一带,寻机站稳脚跟,并设法和坚持在川西以南明忠贞营名义继续和满清作战的大顺朝余部联络,进可以里应外合夺取燕赵重地,退可以接应雾灵山老营安全撤往川西。
高小虎离开密云雾灵山,于去年1654年抵达河北封龙山,原封龙山四寨恰好曾经是大顺军保定府退却不及的军队,彼此会合高兴万分,是以合兵一起,人马也有一万有余,而且多数是骑兵,战斗力非常了得。
高小虎在封龙山站稳脚跟后,派出十几批探马往晋豫等地寻访,打探十数年来散落各地山林的大顺军余部,并和占据夔东坚持战斗十一年的大顺军余部也取得了联系。眼看着大顺朝留在燕赵晋地各路军马即将形成合力,恰在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了投敌的叛徒,居然不顾旧日情谊,密报给了宣府总兵,加急塘报递进兵部,清廷震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