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是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
砖雕产品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秦砖、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
建于大安二(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平米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
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
砖雕通常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但也有少量砖雕彩绘处理。因此雕花匠需要刻出多个层面,利用光照产生的阴影加强艺术效果。明清是砖雕发展的高峰,匠师可以在厚度不及寸的方砖上可以透雕9个层面。而青砖以外的砖材由于材质关系,所雕出的层面不及青砖多。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福禄寿禧文字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以如意·柿子万字组成:寓意为万事如意。
以牡丹·白头翁组成:寓意为富贵白头。
以葫芦·蔓藤组成:寓意为子孙万代。
以蝙蝠·石榴组成:寓意为多子多福。
以花瓶·月季花组成:寓意为四季平安。
以鹌鹑·菊花·枫叶组成:寓意为安居乐业。
以牡丹·海棠组成:寓意为富贵满堂。
以松树·仙鹤组成:寓意为松鹤延年。
以松树·仙鹤·梅花组成:寓意为鹤鹿同春。
以梅花·喜鹊组成:寓意为喜上眉梢。
以狮子组成:寓意为事事如意。
以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组成:寓意为高洁清贞。
以月季·荷花·牡丹·玉兰花组成:寓意为富贵平安。
基于这些想法,羋横开始准备。那么,雕工大会该如何进行呢?加试书法,众人又做何表现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