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终于到家了(1 / 2)

爱情与大学 郜儿 2111 字 2017-10-10

“小叶,到了吗?”

“到了!”

“不是六点才到吗?怎么现在就到了?”

“嗯,刚下车。”

“就在火车站门口等着,一会我和你妈就去接你了。”

“我现在不在火车站了,在客运中心。”

“哪个客运中心?不是让你下车打电话在火车站门口等着了?”

“你和我妈怎么来?”

“这你别管了,我和你妈一会就过去接你,你就在那别乱跑了啊!”

“嗯,我知道了。”

电话是小叶的父亲打来的,小叶告诉父亲自己是六点到长治,其实小叶是想自己回家,不想让父母来接。可是小叶在心里也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小叶是家里的独生子,是父母将来唯一的依靠。而且小叶的父母也深深为小叶感到骄傲,他们觉着考一所一本大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实际上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在小叶的村子里并没与一个孩子可以应届考了一本的,而且比一本高出将近四十分。现在的小叶也觉得自己是很值得称道的,毕竟自己是村子里的甚至是周围几个村子里都没有的孩子。小叶自己也觉得父母的骄傲是理所当然的。小叶的父母之所以非得来接小叶,一则是因为小叶是自己的孩子,二则是这可以满足自己在村里人的自豪感,这无疑是可以让人羡慕嫉妒的一件事情。而在两年之后的小叶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并不是什么成就,现在这样的情况并不能改变小叶的命运,或者是改变的程度远远不能让小叶满足。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小叶的手机又响了,是小叶的父亲打来的电话。

“小叶,你在哪呢?我和你妈在客运站这里。”小叶的父亲说话语气焦急中带着一些欣喜。

“我就在这个客运站门口啊,在客运站门口马路对面的站台。”

“哪里有个站台,我怎么看不见?你就站那别动,我和你妈下车去找你。”

挂掉电话之后,小叶等了一会还是没有等到他们。

这是正好有一个像是高三的学生去上学,她的妈妈站在这个站台这陪他等着车,这个学生站的位置比她的妈妈更远一些。于是小叶过去问了这个学生一句:

“同学你好,请问这是客运中心吗?”

“是啊,这里就是。”这个背着书包的女学生答道。

这时她的妈妈走过来了,说:

“这里哪是客运中心!这里汽车站,客运中心还得往东边走一段距离呢!”

“噢,谢谢您!”小叶说着谢谢的功夫公交车过来了。那个女学生很熟悉地上车走了,看得出来她每天都是这个样子去上学的。

小叶往东边走了一段距离,果然看到了一个像是车站的地方,小叶便向马路对面走过去了。刚过了马路,小叶就看见了母亲:

“妈!”

“哎,你怎么从那边过来了?你没看见你爸吗?”小叶的母亲说话时明显带着欣喜的语气,说话时带着幸福的笑容。

这时,小叶的父亲也看到了他们,也便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了。

“走吧走吧,上车去。车在那边!”小叶的父亲过来说道。

于是一家三口穿过马路往对面走,那里的确是停着一辆银色私家车,肯定不是小叶家的了。

“什么时候到的?来的怎么这么早?是不是这次的火车跑得快了?”小叶的母亲一连问着小叶,关心之中带着欣喜。

“嗯,五点半到的。本来是想着去坐201回家的。结果那个司机把我送到这了。”

接着小叶的父亲说:“告诉你下车别乱跑等我去接你的。你这样一乱跑花了几块钱不说还找半天找不到你,出力不讨好。”

小叶也没有说什么。到了停车的地方就上车了。

小叶一上车便看见了司机是自己村里经常跑黑车的人,只不过是自己从小认识的,小叶读初中高中的时候经常是她送的,所以小叶看着也很是亲切一些。

都上了车之后,司机就发动车回村了。

行驶过程中小叶的母亲说道:“在南京冷不冷啊?”

“不怎么冷!”

“瞎说,那地方能不冷?”

小叶的父亲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和小叶谈的话题,驱寒温暖的话又不好从一个父亲嘴里说出来。于是便就着小叶母亲的这句话抢白了一句:

“他在南京待了半年不知道冷不冷,倒是你没去过的人知道冷不冷了!”

一句话说得车上的司机也笑了起来,小叶也笑了起来。小叶的母亲觉得自己被抢白了,便也反驳道:

“谁说我没去过,开学去送小叶的时候我没去?”

司机也是在小叶小时候就看着小叶的,这个时候也对小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