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生如笼 之二(2 / 2)

古玩家 怡百涟 2859 字 2017-09-21

调得老何禁不住滔滔不绝对着杨梅晴讲起来,“你看这个鸟笼,这一个鸟笼上,几乎凝聚了所有中国古代的手工技艺,看似简单,但构造复杂,配件丰富,包括板顶,笼架,笼条,笼门,笼钩,晒杠,玉扳指,马尾玄线等。“

“一个顶级的好笼,每个配件都是出自不同的名家之手,因为每个人都只做最擅长的部分,哪怕只是一个穿鸟食的竹签。“

老何在讲时,细心的把配件一一打开或拆开示意,以便杨梅晴观赏。

“有时,会在古玩拍卖会上看到某种鸟笼配件被单个购买,有趣的是,卖家与买家都不知道它的功能,常常误以为是古代装饰品或文房宝物。“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引起美女注意,连老何也没留意他讲了这么多废话。

“一个顶级鸟笼上的每个配件都值得细细赏玩,包含竹木及金属的雕刻,鎏金,压花,镶嵌,打磨玉石等诸多传统手工技艺。“

“你仔细看这个黄腾笼,竹结构的每一节竹节的距离逐渐变大,你看看,雕的有多么逼真,点金点的多巧,生动。“

杨梅晴没觉得烦,随着老何的指点看,果真如老何所言,有一种“内行看门道“的情趣所在。

“可惜,许多制作鸟笼的技艺已经失传。“

“那这个笼子的价格呢?“杨梅晴关切的问。外行最容易理解的价值标准还是价格。

老何认真回答“我觉得价格只是一个数字,收藏者看中的东西是价格背后的。例如我是因为个人爱好,也不排除经济利益的可能。古玩的价值始终是人赋予的。“

“我之所以爱好古玩,并非我刻意挑选的,而是自然而然从懂事起就喜欢。古玩让我感到真实与安静。我还有个师傅很厉害,姓付,是个教授,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看什么都一眼准。“

“那有机会能带我去拜访他嘛?“

“当然行,只要你不觉得无聊就行。“

在杨梅晴观赏时,老何会耐心等待和提醒,在那个时刻与瞬间,古玩才会呈现出最舒服,最兴奋的状态。

“普通人收藏的都是可以流通的东西,我喜欢去挑战性存世少的珍品,从各方面去琢磨,了解,熟悉一样珍品,这个过程会有难以言说的乐趣。拿着到手的古玩,与朋友饮茶闲聊,欣赏一个得来不易的宝贝,消磨时间,对我来说是一种极高的生活情趣。“老何把杨梅晴当作红颜知己,讲了这么多掏心的话,老何觉得把自己的心都讲空了,不知道杨梅晴,到底听进去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