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忍让还是冲突(中)(3 / 4)

官路风流 小桥老树 7082 字 2016-05-27

导都曾经是老泰山的对手。我心里明白得很,随着老泰山渐渐退隐于政坛,我的仕途将止步于现在这个级别,至少在岭西将如此。而且位置很有可能还会被调整。”

侯卫东知道朱小勇所言是事实,也不安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也不必太在意能做到哪个位置。关键是要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朱小勇竖起了大拇指,道:“我以前一直认为侯市长是很会玩政治的人,到了茂东以来,我才发现你其实是很真实的人,比我想象中要优秀得多。”

侯卫东道:“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会玩政治?”

朱小勇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认识,省里不少人都有这种看法。你的经历在岭西省内领导干部中算是异类,先后当过两位领导的秘书,偏偏两位领导都很有作为。大家的看法是你的发展其实是与两位领导有关系。”

侯卫东点头道:“确实如此,没有祝部长和周省长,我可能还是一个乡镇干部。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机遇比别人好一些。”

朱小勇摇头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机遇非常公平,命运会给每个人十个机遇,机遇都隐身于暗处,但是绝对会有。只是有的人能抓得住机遇,有的人抓不住机遇。比如我个人来说,考个大学是一个机遇,留校是一个机遇,遇到小蒙又是另一个机遇。我们现在谈这些机遇是回过头来看,成功了。才发现那是一个机遇。每个机遇又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则不会留校,不留校。就不会认识小蒙。多数失败者怨天怨地,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机遇,其实每个人都有机遇,只是多数人没有抓住机遇,所以就认为机遇根本没有光临。”

侯卫东道:“朱部长不愧为大学教师出身,理论是一套一套的。”

朱小勇道:“这不是大学里学的东西。全是生活体验。刚才的话题就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我是成也老泰山,败也老泰山,在岭西的发展空间被封死了。”

侯卫东想起了蒙豪放以前的大秘,道:“你也可以采取曙光兄的途径,到其他省去。”

朱小勇道:“这得看时机,象我这种副厅级干部到其他省有点难度。你如果有机会,可以想办法离开岭西,不论到中央部委或是到其他省,比留在岭西强。”

侯卫东听朱小勇说得很直率,道:“为什么?”

朱小勇道:“你和我的处境其实是接近的,你与周昌全、祝焱两位领导的关系全省皆知,祝书记离开了岭西,周省长身患绝境,人走茶就凉,甚至人未走茶先凉。”

侯卫东在村、镇、县、市、省五级都工作过,对人情、政情有深刻了解,道:“每个人的资源有限,所以剔除掉感情之后,理性人都会将精力、金钱用在最有效的地方,热茶当然比冷茶要好。”

朱小勇原本想讲一讲段宜勇与高义云、于明强密切的关系,随后想到侯卫东与组织部二处副处长关系极深,想必知道这些事,便没有讲出此事。

走上缓坡,侯卫东远远地看到了管海洋厅长在湖边垂钩的身影,道:“进入了官场就必然会被带入一个无法停歇下来的引力场,不停地向前,不停地向前,这样会让人失去方向感、使命感、责任感,只想着奔向引力场指引的方向。自从我母亲和周省长先后患上癌症以后,我就觉得这样不停地朝着引力场奔下去并非是一个最优的人生选择,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必定要有奔到一个瓶颈部位,到了瓶颈部位时,多数人就会觉得强烈的人生挫败感,会失去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就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青年,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地方的本科院校,能在这个年龄走上市长位置算得上祖坟冒烟了。我觉得不能过多地考虑自己的位置,要对引力场有抗拒能力,能认认真真做好茂东的市长,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就很知足了,至于能否更进一层楼,则顺天意,不强求。”

朱小勇沉默一会,道:“你和很多我认识的高官不一样,他们有太多利益纠葛。所以不得不顺着引力场的方向前进,否则就有翻船翻车的危险。”

侯卫东指了指头,道:“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有太多人当久了领导,盲目自信。自我膨胀,所以犯下了许多低级错误。”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湖边,这一次双方都放松的少有的聊天式谈话就结束了。

“管厅长,有收获没有。”侯卫东来到管海洋身边。低头看了一眼极为传统的鱼蒌。

管海洋道:“还不错,我钓了两条鲫鱼。褚市长钓鱼不行,一直没有啥动静。”

褚良作为常务副市长,平时忙得两脚不沾地,哪里有时间钓鱼,今天陪着管厅长是赶鸭子上架,站在湖边,举着钓鱼杆,心思早飞了十万八千里。他很配合地道:“管厅长是专家,我只能算是业余选手。水平差得远。”

管海洋又道:“卫东,你还真是敬业,如果全省行政一把手都象你这样,何愁工作做不好。我遇到过不少书记和市长,平时口号喊得很响,就是不深入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