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乞食为主,可能做梦都想拥有一把环首战刀。
“陈兄不必叹气,来日我想办法送你一把环首宝刀。”
王莽想,墨门武器库定有环首刀,到时送他一把就是。两人又谈起各自家里情况,两人均是父亲早亡,同母亲相依为命,不觉两人的关系又进一步。
自此,陈汤便在王莽家里小住,时而谈论四书五经,时而练习剑法,日子过得倒也安逸。
陈汤时刻都在研读兵书,梦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虽在王家住着,心里面还是想着到长安去求官。
王莽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陈汤迟早会做上都尉上战场的,王莽命人从墨门武备库中选出一把环首刀送给陈汤,陈汤自此后天天练习刀法,武艺也有所精进。
二月初九,王家大院。
校场上,王莽正同陈忠交谈着。
前几日陈忠同李七去关中两次,共招募了流民五百一十五户,加上李家庄内原有住户一共有五百九十户,男女老少共三千四百伍十三人,这几千人自己当家,王莽今天过来,主要是具体了解墨门留给自己的家底。
招募流民,流民倒是愿意,这年头连年大旱,粮食欠收,物价腾贵,但是王莽心里面没底,还是得来看看文书账册。
陈忠指着账册说:”公子请看。“
王莽看着表册,目前墨门共有小麦一万石,稻谷一百石,耕牛一百九十一条,另外还有猪、鸡、羊若干。
墨门谷中各种精良武器应有尽有,还有各种工匠作妨一百多间,贮备药草三百多石,最重要的是还贮备有八千金,三万银已及铜钱若干。
“陈伯,现在搬来的流民可安顿好。”
“公子,流民全部已搬进原来墨者的房屋,全部安排妥当,只是流民少粮食,小人正要向公子请求发放给流民一些粮食,让他们度过难关,等收粮以后他们就可自给自足了。”
“我也是在考虑这件事情,你明日辰时召集墨门留守的各堂统领到议事大厅,我们一起商议。”
“是,公子。”
李家庄的议事大厅内,王莽坐在上首,墨门谷各堂留守的统领,还有特攻队的几位什长,陈忠父子都在座。王莽看着下面,大部分人都不熟,便让陈忠一一介绍认识。
“各位长辈,王莽奉巨子之命留守墨门谷,除留守的75户外,其余墨者子弟已迁往燕北,今天我在这里通告大家,墨者迁往燕北之事千万保密,切不可让外人知道,不知各位伯父意下如何。”
“公子放心,我墨门中人组织严密,口风甚严,不会有泄密之事发生。”
“请天机堂的前辈过来一下。”
一位四十多的中年人走了出来:“天机堂李成参见公子。”
“李伯父,请看这张图。”
李成接过我给他的桑皮纸图纸,仔细看了一刻钟,惊奇地问道:“公子去过西域?”
“李伯父,小子从未出过李家庄,何出此言?”
“公子,小人年轻时曾游历过西域,看公子所画图形,与西域城池大同小异,只不过依小人看来,公子所画之图,设计更加合理。”
“李伯父的确见多识广,这正是一张城堡的设计图,王莽想将这李家庄建成这样的一座城堡,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李成将图纸传递给大家看,墨门会机关术的人较多,一看图纸就知道设计得非常巧妙,王莽的这张图纸结合了汉代城池的特点,又加入西方堡垒的特点,很好的起到防御的作用。
“公子,要修堡我没有意见,只是不知公子准备修多大,按照公子的设计,堡中至少可住四、五千户人家。如此之大,我们恐怕人力有所不足。公子修得如此之大,而所接纳流民不过五百多户人家,岂不浪费。”
“李伯父一语中的,近年来天气干旱,流民不断,小子是想在天灾之年多接纳流民,为将来着想。”
“公子想得周到,只是我墨门人手已严重不足,建造起来恐怕会费时费力。”
听李成的意思,大家虽然觉得很好,但建造工程过于庞大,大家觉得信心不足,看来得给大家鼓鼓气。
“昨日,李忠伯父说明了安置流民的难处,我墨门要拿出部份粮食来接济流民,我们的接济,恐怕对于他们来说,最多只能吃个半饱,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以工代赈。”
李忠起身问道:“何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就是每户流民都可出人到工地上修建城堡,我们每天给做工人员提供足够的吃食,使他们安心修建,每人按照出工情况给予三到一斤的粮食,这样他们的家人也能养活,我们的城堡也能很快的建起来。”
“公子说得有道理,小人同意。”
“不知各位长辈还有何意见。“
“公子,我们无意见,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