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随我来吧.“
我们一行人跟着李炳昌来到了墨门谷中,巨子早已在几案旁等候。
“参见巨子。”
“原来老丈就是墨门巨子,小子王允有礼了。“
”大家都坐吧。“
”莽儿,你与你家兄长今日过来,我们有重要事情要宣布,炳昌,还是你来说吧。“
“是,巨子。”
“两位侄儿,我墨门在此已经两佰余年,现李庄所存土地万余亩均为我李家所有,刚才王允提醒我们必须迁往他处以避祸,我们以前也与王莽讨论多次,觉得可行,事前也曾派人去北方探查,现在我们就决定迁往北方,但是李家在此处还有如此大的产业,我们想委托王莽代为管理,不知你们俩兄弟意下如何?”
我将目光看向大哥,王允思索片刻,回答道:“李伯父,到时你家族人是否全部搬走,这些土地田产又如何管理,你们为何如此相信王莽,你们就不怕我王家将如此大的家业据为己有么?”
”你们不必担心,我们离开时,将通过牙将所有田庄地产过户到莽儿户头,至于以后如何管理,那就是莽儿你们的事。“
”伯父为何要如此做?“,王允发问道。
”侄儿有所不知,王莽已被巨子收为关门弟子,将田产交给莽儿经营我们放心。”
“伯父,莽儿年纪还小,哪能有如此能力经营田庄,还请巨子三思。”
我可是才6、7岁,哪有精力去管理那一万多亩土地,开玩笑,现在是大汉朝,说不定那个官员就盯着你手上的土地,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以前,财富在手上是祸害。
“这些我都安排好了,莽儿不必担忧。”
“巨子、三位师父、李伯父,事关重大,此需我母亲和兄长同意。”
我和大哥王允回到家中,俩人来到客堂,相对跪对,相互沉默无语。
“王莽,你如何想?”
“兄长,我也一时无法拿注意,你认为我该如何办?”
“小弟以后想出仕否?”
“大哥,说实话,不想,我王家人能够出仕为官,大多是因为姑姑的关系,自古外戚为官都不得善终,所以我不想做官。”
“小弟你要知道,自古官字两张口,如果不出仕,如何来保住家中的田地金银?”
“大哥,我们家不是有你在出仕么,我们俩个,你出仕,我经营田产,岂不是更好。”
“我们再仔细考虑,再回复李家吧,不过对于墨门之事,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母亲,知道吗?”
我连连应诺,管他呢,这是大哥考虑的事,现在你给万亩土地,没有人耕种也无法经营得好,看来,我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大汉朝了,其实当一个汉朝大地主也不错。
大哥离开后,我一晚上半梦半醒,一晚上都做着农场主的美梦,如果有几万亩的农场,有现代化的耕种条件,骑着马,手中拿着猎枪,在自己庄园里放马高哥,那是多么神往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我还在睡梦中,大哥已来到我床前,将我推醒,我睡意朦胧地对他说:“大哥,这么早有什么急事吗?”
“莽儿,关于李家之事,我认为应该由你自己作主,我今日就要同你两位堂兄赶回长安,昨天晚上我同母亲商议过,她也说事情全由你作主,我只同母亲说我们要购买李家田产,所用钱财是姑姑资助,切不可告示母亲实情。”,我忙起床答应着。
村前的小道上,三辆马车慢慢地向前走着,我和母亲站在车后,用力地挥挥手,我知道这一别,我和大哥王允不知还能不能相见,历史上的王允在王莽很小的时候就病故了,对于历史的长河,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卑微,王允给我的是浓浓的亲情,只见王襄和王仁拉开帘子,向我招着手,“王莽,下次长安见,明年夏季我们还来打猎......。”
墨门谷中,巨子端坐在上首,两旁几案旁坐着墨门谷全体堂主,包括各堂的一些重要的老者,大家都神情庄重,目光齐齐注视着当代巨子元华。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半年前,有朝庭绣衣卫侦探我李家庄,两个月前,我墨门子弟杀死三名绣衣卫,此事已惊动朝庭,目前全谷上下决定搬迁至燕北一带,但我墨门谷在此存世二佰余年,必须留有人员以备当年去往海外和大宛的后人联络,所以我决定墨门弟子王莽留守墨门谷,今日当着全体墨门中人宣布,王莽将是墨门二十九代巨子,参加训练的那伍拾户墨者全体留下,以后你们的职责就是保护下一代巨子,好好地经营这里,炳昌,晋儿也留下,过了春节,第一批人员三佰名就要先期到达燕北。”
“是,巨子大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