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公子,我儿已亡,请公子不要打扰他的安宁。“
”伯父,我只是察看一下,贵公子或许还活着也未可知。”
族老中一人站了起来,向李炳昌拱了拱手,“家主,王莽虽年少,素有贤名,事母极孝,让他看一下也无妨。”
李炳昌头同意,我再次跪下磕头。“多谢族老。“
我缓缓来到李晋的身体,用手试了一下额头,很是冰冷,脸色乌黑,已无气息。我坐在小孩旁边,托起他的手臂,用手号脉,良久才感到脉上有一丝丝的跳动。”有门“心中暗道,我拱手道”请哪位来帮一下小子。”,刚才那位答话的族老回应说:“我来看看,小公子。“”多谢老丈,请帮我轻按住他身体“我脱下衣服,做成枕头状,让小孩尽量平躺,用食指用力掐他的人中穴,但无济于事,没办法了,只好用老师课堂上教的急救方法了。我解开他的衣裳,用左手置于他胸骨下三分之一处,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依靠肘关节和自身手关节的力量匀速而有力地挤压着,希望大静脉的血能流回心脏吧,大约过两三分钟,怱然小孩的嘴角一动,我赶忙用力再掐住他的人中,一声咳嗽,男孩张开嘴,吐出一口黑血,慢慢地睁开眼晴,喃喃而语:“这是哪儿。”
李炳昌见状大喜:“我儿活过来了。“”伯父大人,快将令郎抬回家中,好生将养,着
郎中再开几付药调息一下便可全愈,无须担心了。““多谢少公子救命之恩,改日定有重谢。“李炳昌当急吩咐家人将男孩抬回了家去。我拱手道:”伯父大人,既然令郎已活过来了,可否不追究我家奴小子的责任。”那是当然。“当即便命令仆人给男孩松了捆,王晶上得台来,便和那男孩跪了下来:”多谢族长大人不杀之恩。“王晶父子又朝我跪下:”多谢少公子救命之恩,我父子愿生生死死做公子家奴,一生服侍公子。”“王伯,你父子俩快回家去吧,告诉母亲大人无需担忧。”王晶带着儿子千恩万谢地回家去了。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一片嘈杂。“王公子只有6岁年纪,就能使人起死回生,真乃神医也。”“王公子小小年纪,听人说能无师自通,能读《诗》《书》《礼》《易》,真乃神童耳。”“听闻王公子事母至孝,常在堰塘捉鱼为母将养身体。真乃圣人也。“
“各位乡亲散了吧,当下正是春耕时节,切莫误了农时。”族老对台下人群大声说道,人群便一哄而散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习惯就是这样,看热闹、从众心理的毛病永远都改不了。
我上前两步,跪下行礼道:“三位族老,伯父大人,小子还要回家温书,告辞。”
“且慢。“先前帮助救人的那位族老说道。
”不知老丈还有何吩咐。“
”先前看公子救人方法真是巧夺天工、闻所未闻,不知公子从何处医书学得,小老儿自小也学得些医术,先前也曾检查了李公子尸体,李公子也确系是死亡,公子救人方法若能传之于世,定能活人无数,不知公子可否能为老夫解惑?“
我靠,我总不能说些大动脉、心脏、急救这些专业学术用语,算了,这是汉代,越要说清楚就越说不清楚,灵机一动,我只好用天人感应学说来搪噻了。
”老丈,我幼时,常梦一金甲神人,尝教余医者之术,所以会也,待他日定和老丈共同学习,小子先行告退。“
几个老者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可思议,均言:”此乃天授也。“
自此后,谓南乡间纷纷传言,李家村有神童王莽,乃圣人出世。
我急忙赶回家里,刚进家门便看见王晶父子跪在正堂,母亲徐氏说道:”王晶,平时需多对你家小子严加管教,大公子在长安做诸曹小吏,家中无男子主持,今日多亏少公子出手,李家才看我们几分薄面,以后要多加小心。“
”夫人教训的是,今日多亏少公子出手。不知少公子从何处学得医术,救活了那李公子,真是神奇。“
”对了,我儿,你从何处学得此神奇医术,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母亲大人,我时常在梦中梦一金甲仙人教我诗书、方伎、医术以及农事之法,所以会一些医术之法。“为了不让母亲对我以后行为感到奇怪,我便多说了些知识,免得以后家里总是觉得我怪力乱神了。
”我儿当真学业有天授,他日我将修书一封,告知你伯父大人,莽儿他日当为我王家光宗耀祖。“
”母亲,此小子之言,仙人传授之时,嘱咐我学好本事,用于民事,与民安居乐业罢了。“内心想道:”千万不要去做什么劳什子官,我就想一辈子平平安安,那才是最重要的。“
王晶接口道:”夫人,少公子神技天授,就让我家小儿服侍公子,做个公子书僮,一辈子服侍公子,以报答公子救命,不知夫人和少公子意下如何。“
”我儿意下如何。“
”母亲,我平时一个人不好玩,有他陪伴正好不孤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