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学四恶(1 / 2)

说完这些话,他怒气冲冲地走到外面,看也不看杨初景一眼。

王小凡都有点懵了,赶紧安慰杨初景道:“杨老师,你看,我这兄弟特爱冲动,你别生气。”

杨初景脸色一瞬间变幻了数次,一会儿懊悔,一会惊喜,一会羞惭,一会忧愁,显然田凤才的话深深地触动了他,足足过了五分钟,他才长舒一口气,道:“不,我不仅不会生气,反而很欣赏他,听了他的话,真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恍然大悟。”

他又陷入了沉思,道:“真神人也,他叫什么名字?”

“田凤才。”

“可是那位考取了全县第一的山村学生么?”

“对,正是他。他家在和店乡,那里不通汽车的,有十几里山路必须要步行,或者摩托车。”

“真是大智大勇之人,他的事迹我听说过,县教育局一听他家住在山沟里,都不愿意去送喜报了,唉,你快把他叫过来,我要和他聊天。”

苏雪刚才一直紧张地看着三个人吵来吵去,这会一看没事了,眉开眼笑,道:“刚刚吓死我了,我去叫他吧。”

田凤才眼圈红红地走进来,道:“你不死了?”

杨初景微微一笑,容光焕发,如同重获新生一般,道:“不死了,打死我,现在谁要想我死,我先把他弄死。”说完哈哈一笑。

三人看他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不禁大为高兴。

杨初景笑道:“我发现我现在很多事情想做,尤其是想做关于经济方面的工作,做研究也好,做企业也好,反正,我现在对生活充满热望,这要谢谢这位小兄弟,是他点起了我生活的希望。”

王小凡一阵惊喜,好耶,历史又回到它本来的轨道上了,看来杨初景还是做大学者的命,道:“既然您在国内混的不如意,不如眼光放远点,考国外的大学,毕竟经济学,无论是官道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其起源都在西方,那里才是真正的学术圣地。”

当时出国热刚刚兴起,而且只是在开放的大都市才出现这种现象,王小凡能说出这几句话,而且还懂得经济学理论的大致脉络,不仅让田凤才、苏雪感到惊奇,就是杨初景也大为震惊,道:“你怎么接触到经济学的?”

“嘿,我爸喜欢看啦。”王小凡又随口撒谎,父亲王近东保留的是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遗风,最喜欢的孔孟、老庄之学,经济学只能算略懂,当时的铃阳县更是难得看几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

不过他一个小小少年,让人感觉很单纯,杨初景也没有怀疑,道:“你说得不错,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以威廉.配第到大为.魏嘉图结束,在法国以布阿吉尔贝开始到西蒙斯结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集大成者。”

“后来又通过奥地利的门格尔发现了边际理论,从边际效用递减这一规律而延伸出新古典经济学派。”

“到了1930年的经济危机,在英国又出现了凯恩斯学派,从此宏观经济学形成,这个理论被米国总统罗斯福应用到米国的宏观调控上,拯救了当时的米国经济;但是1970年代的米国出现了滞涨,凯恩斯学派束手无策,又出现了新自由主义……若谈起经济学,西欧和北美才是祖师爷,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的厉老师、吴老师,其实只能算是徒子徒孙。”

谈起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他目光灼灼,眼睛里升腾起一朵小火焰。

王小凡因势利导,道:“我看先把您的职务恢复了,得先生活无忧,最好能一边教书,一边申请出国留学,可惜我爸爸在卫生局工作,不在教育局工作,不过我问问他吧,看他能不能帮帮忙。”

自己父亲混得不怎样,他实在心里没底,也就是给他一个安慰。

“那敢情好,先谢谢你。”杨初景笑道。

“我也跟我爸说一声。”苏雪也很热心。

“你爸爸是谁?很牛叉么?”王小凡戏谑地问。

“不牛,我爸爸小科员一枚,股级都没有。”苏雪一吐小舌头,做了个鬼脸。

“正俯大院的人就是牛叉啊,小科员都那么海势。”王小凡撇着嘴道。

“海势”乃铃阳方言,意思就是很牛,很厉害。

三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田凤才出身农家,搞不懂这些行政级别到底啥意思,一脸懵懂。

“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吗?”杨初景笑嘻嘻道。

三人摇头。

“我现在最想把我头发理了。”说着一指自己如爱因斯坦一样的爆炸头。

三人为之绝倒。

王小凡非常欣慰,一个人本来只求一死的人,现在已经有了开玩笑的心思,这是个很好的征兆。

当晚,苏韵诗回家休息,王小凡坚持说自己想要看刚刚买的一本《射雕英雄传》不想回家睡觉,愿意守在这里,其实他是怕杨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