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教书汉子(2 / 2)

天才补习班 胡野 2758 字 2017-10-22

如今,杨克千的电话更多了,有支教团的后勤事务,也有支教老师的咨询电话,24小时开机,有求必应。“当老师和支教团都一样,都是在这条路上,每天还能见到老师和孩子,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们。”

与支教团成一家人“他们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

其实,杨克千加入支教团还有一个原因——感恩。

2015年,杨克千的妻子肖阿牛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由于之前做过阑尾炎手术,又引发了肠粘连,还有盆腔积液并发,急需手术,“当时她疼得站都站不起来。”

杨克千向亲友借了5000元,这费用还远远不够,最后滇西北支教团帮他凑了七八万元钱,这才让去昆明做了手术。“他们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他说。

杨老师指着家里的冰箱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这冰箱就是支教团给我爱人买的,因为她手术之后,要吃青菜,我们这儿缺的就是蔬菜,老师们给我家买了冰箱,方便保存新鲜的蔬菜。”

现在他和支教团是一家人,晚饭的时候,杨老师特意杀了一只鸡犒劳大家,做了一桌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的饭菜:“本来想杀一头羊和一头猪,再杀几只鸡,但老师们不让,我只杀了一只鸡。”

如今,杨克千每天会去两三所学校,看望支教老师生活,与当地老师的沟通教学情况。用他的话讲:“人在外,心在家。”他最担心的还是爱人的身体,但是因为工作,他一个月只能在家住一两次。杨老师有两个儿子,本别上职高和初三,现在四口人在四个地方。

杨克千家里的老房子在2012年重新修建,原来的土房子有了改善,卧室里精心摆放着支教团的老师们送给他的小礼物,有旅游纪念品还有新沙发。

好不容易回到家,杨克千把爱人和儿子前几天在山里拾到的柴火拉回来,忙着干活忘了把西装换下。忙完家里的事儿,他又赶去万桃小学,查看支教老师的生活。

当天晚上十一点,30箱字典运到了宁蒗县,杨克千搬完了所有的字典。

第二天上午九点,他开着自己的那辆白色皮卡,载着千余册字典上路了。

这一天,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