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骄傲,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悲哀。
LZ300是目前仍然在战场上可以见到的佐盟单兵作战机甲,但由于其频繁的战场出错率,以及稍显笨拙的反应能力,所以正在逐步的被佐盟淘汰出战场。而LZ300的替代品,就是目前星盟战士最不愿意面对的SZ500单兵作战机甲。相较于LZ300,SZ500拥有着更强的续航能力,以及更加猛烈的武器装备,至于灵活性等方面更是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SZ500已经初步具备了远程打击能力。
但即便是作为淘汰品,也并不是说LZ300是一款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它之所以逐步被淘汰,是因为它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会因为灵活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被对手抓住太多漏洞。但也仅仅是在战场上,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三个赤手空拳的人类,这部曾经风靡战场多年的战争兵器,哪怕有再多的缺点,恐怕也不是叶琛他们能够轻易处理的。更何况眼前还不只一部,而是两部机甲!
相对于佐盟已经量产化的机甲生产线,星盟的机甲生产却总是不如人意,并不是说星盟生产不出佐盟那样的机甲,而是因为星盟战士本身的问题。
不同于其他的战斗武器,机甲不仅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而且因为体型相对而言比较巨大的原因,所以造成了其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被瞄准集火的窘境。因此在战场上,机甲还要面对对手无穷无尽的炮火打击。
综上所述,机甲的灵活性能否躲避众多的炮火打击在战场上就显的尤为重要,不然的话哪怕用有再强大的防御力,也只能是被无穷的炮火给一步一步的蚕食摧毁。
但是机甲的操作又跟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如果仅仅是弄几个操作杆在里面,那么哪怕操作者拥有再高超的驾驶技术,到时候走向战场的,也只会是一个不能很好的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的笨拙机器,甚至是一个移动的巨大靶子,不能称之为机甲,也不会有很好的战略意义。
于是,仿生战术操作服应运而生。故名思议,仿生战术操作服就是一件全身性的紧身衣,只是在紧身衣的后背以及头部,有着很多的神经元接触器,也正是这些神经元接触器,是整个战术操作服的关键。
因为在使用者穿上它的时候,这些神经元接触器会刺入使用者的脊椎以及大脑表层。然后操作者形成互联,然后操作者的意图,就会通过这些接触器传递到与操作服相连的各个控制系统中,从而达到操作者与机甲合二为一的目的。
只是这种方法虽然是目前为止最能体现出机甲战斗力的操作方法,但因为是真正的与机甲合二为一的缘故,所以操作者需要处理大量的讯息。而且当机甲受到攻击时,操作者也会感受到与之相应的疼痛感,虽然经过处理后这些疼痛感会有所削弱,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承受的。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了一名优秀的机甲操作者必须要满足的几点要求:强大的身体,以便自己在遭受打击,感受疼痛的时候,仍可以很好的控制机甲;超强的反应力,这是一名机甲操作者,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更好的躲避攻击,少受伤害的前提,毕竟谁都不能在无尽的疼痛中稳定的控制机甲。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超强的大脑!只有拥有超强的大脑,才能很好的处理机甲通过仿生战术操作服反馈而来的大量信息,否则便会操作者会被大量的讯息冲击成脑死亡,或者脑瘫!
如此严苛的条件,直接导致了一名机甲操作员无论是在星盟还是佐盟,都是地位崇高的存在。同时也导致了佐盟和星盟在机甲方面的不同境况,因为佐盟的战士天生身体各方面都很强悍,所以佐盟诞生了大量的机甲操作员。佐盟甚至拥有着两个完全由机甲组成的军团——第一机甲作战军团以及暗羽军团,两个完全由机甲组成的军团的作战能力,想想就叫人觉得恐怖!
相对于佐盟战士在机甲操作方面的先天优势,星盟在机甲方面就显得尴尬的多,由于星盟士兵在身体方面的先天劣势,导致星盟到目前为止总共就只有224名机甲操作员。这也是为什么星盟明明有着远超佐盟的先进科技,却在机甲方面完全处于劣势的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机甲操作员,哪怕造出再多再先进的机甲不也没人用么!
甚至近几年有消息传出,星盟要放弃机甲研究。因为机甲的研究十分的烧钱,但却收效甚微,以至于目前为止,星盟虽然还没有正式停止机甲研究,但却开始巨幅缩减机甲研究的经费投入了!
此时,看着一步步走向自己一行人的两架机甲,叶琛的脸色不由的沉了下来,虽然是两架快要被佐盟淘汰的LZ300,但对于手无寸铁的三人来说,也不是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这花脸猫究竟是从哪里搞到的两名机甲操作员,毕竟这佐盟机甲倒是好弄,但机甲操作员可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了。
但疑惑归疑惑,看着步步逼近的两个近五米高的钢铁怪兽,叶琛赶紧跟唐弘杉还有秦慕昭一起跑到一座废墟后面。“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