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子特别油绿粗壮。石锁回头想问桃花该怎个走法,话未出口,一不小心碰着了一根粗木杆,立时那七根粗杆便都摇晃起来。石锁一看慌了手脚,还没来得及去扶大木杆,阵中所有的大小木杆,好像将士听到军令一样,也一齐乱摇乱晃起来。
转眼间,这“黄河”就掀起了万丈巨浪,波滔滚滚,浪花撞溅,涛谷浪峰之中似有一条苍龙张牙舞爪,推波助澜,忽高忽低,时隐时现。
众人大惊失色,齐呼乱叫,不知什么时候,石锁被卷进“河”中。桃花女急忙查阅天书,随即唱道:
“三串黄河三道湾,三道湾里藏大仙。
苍龙哥哥息息怒,助我桃花过险滩。”
唱罢,从“步摇”上摘下一粒珍珠,在轿前一扔,霎时风平浪退,苍龙隐身,周围又成了一片木杆;石锁却躺在一根大木杆下睡觉哩。
桃花女叫起石锁,带领众人由青阳宫向南走,来到了方阵的东南角,九宫的第四宫——青阳左个宫。
这里木杆稀稀拉拉,显得宽绰明朗。送亲队伍刚到宫门,猛然觉得金光闪耀,像有万支金针从天上刺射下来,照得人们不敢睁眼,只好又停了下来。
桃花女从轿里探出头来张望了一下,掐指一算,原来是太阳姑姑怕羞,放出来“戮目珠”不让人们看她。桃花女又唱道:
“四串黄河四道湾,金光银光乱胡闪。
太阳姑姑莫怪罪,红布挂篷遮住天。”
桃花女唱完,扯下蒙头红,用右手食指尖顶着中间,滴溜溜地旋转起来,活像一把小红伞,盖头在他手指上旋转,金针银光渐渐地暗淡下来。众人睁开双眼,赶急穿杆绕棍,向前猛走。
桃花女见众人急不择路怕走错方向,急忙喊道:“往当中走,往当中走!”方阵正中是九官的第五宫——太一宫。这里隐藏着黄河的第五道湾。
众人急急忙忙扑进“太一宫”,刚穿过几根木杆,就觉着天旋地转,头晕眼花。桃花女也有点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她极力使自己镇定下来,抬头一看,见阵中太极柱上悬挂着一盏怪灯;这盏灯,半边青,半边白,圆滑的曲线将灯划分为互相缠抱的两个大鱼头;鱼头中间各有一个圆眼。两条鱼旋转周流,鱼头忽上忽下,分不出反正;灯中的烛光也随着青白二色鱼头上下翻卷,忽明忽暗,使人迷失方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桃花女暗暗叫苦,心中明白,太极柱上这盏“阴阳周流太极灯”,就是个“迷魂蟠”。石锁、轿伕和送亲的人们,都被转的东倒西歪,晕晕乎乎地不能站立。
桃花女急中生智,紧闪双目,不再注视那盏怪灯,默默念道:
“老祖打开三重门,天旋地转请上神。
五进中央戊已土,土地爷爷快救人。”
念到这里,只听“咯瞪”声,天停地不动了,眼前忽地腾起一股白烟,从白烟里走出一位白胡子老头对桃花说:“这里是周公黄河阵的第五道湾,湾里是个大旋涡,小神管土不管水,没法救你们过去,你还是求求河伯吧,”
说完,身子一晃不见了。
桃花女忍着头晕,又轻声念道:
“五串黄河五道湾,金龙爬爪胡乱翻。
冰夷河伯来相救,俺给你锈只转枝莲。”
桃花女念了两遍,只见从下游漂来两条白龙,一个人面鱼身的男子,头戴黑帽,身穿白衣,脚踩龙背,漂到桃花女跟前,冲桃花女说道:“周公咒语法力宏,脱难全靠自身功。冰夷骑龙巡河去,红衣高挂催长生”说罢,催动白龙巡河而去。
脚下的地,头上的天又旋转起来,桃花女身子一晃,踩住自己穿的“催长衣”上下一看红彤彤的像团火,猛然醒悟过来。河伯说:,“脱难全靠自身功……红衣高挂催长生。”可能是解救的暗语,就决定试一试。就在轿里站起身子,表示把衣服挂起,口中念道:“催长衣,高挂起,今年来送饭,明年来送米。”
这一招还真灵,桃花女刚念完,天不转,地不旋,大伙也不头晕了,轿夫从地上爬起,抬起花轿就赶紧往前闯。——打这以后,邢台一带便行成了一种风俗;女儿出嫁以后,第二天回门,娘家还得管女儿几天饭吃;到了女儿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娘家还得给女儿送小米补养身子。据说就是当年桃花女出嫁时“今年来送饭,明年来送米”留下来的规矩。
轿伕们抬着桃花女走过了十几根木杆,串到西北方向,来到了九宫第六宫一一总章左个宫。
他们走进黄河阵的第六道湾,忽然刮起了西北风。大风响着哨,呼啸着好象要把送亲的人们刮起来!这回桃花女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地从怀抱的撑子上取下一个小瓷瓶,对准风吹的方向,念道:
“六串黄河六道湾,飞砂走石把路拦。
风婆风婆喘喘气,风平浪静保平安。”
桃花一边念着,一边举起“吸风瓶”。刚念完,那风就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