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公转世 殷纣王荒淫暴虐戕美女 降魔剑疾恶盼善转周公(2 / 4)

。廷寿司问道:“尔奉命辅佐股商,造福人间,为何私自出宫?”降魔剑见是注生南斗询问,不敢怠慢,急忙参拜,随即便把殷纣王贪色杀美之事细细的回禀了一番,最后才说自己不愿助纣为虐,祈求南斗指条生路。廷寿司听罢掐指一算,知道降魔剑没有撒谎,便收回了锁仙绳,对降魔剑说道:“纣王身为天子,竟在人间不行正道,待我报告天庭收他归位。你既有厌恶盼善之心,又负有玄武使命,我就成全于你,到人间转生去吧。”降魔剑一听自然是满心高兴,连连施礼拜谢。随即问道:“请问星官,我到何处投生?”南斗伸出左拿掐算了一下.顺手朝眼前下界一指,说道:“太行东北,邢州西南,有个钟伍村,村东头有户姓周的人家。他家主妇已经怀胎足月即将临盆,事不宜迟,你快到那里投胎转生去罢。”廷寿司说罢顺势一推,降魔剑又化作一道白光,直冲太行山下钟伍村而去。

再说邢州西南钟伍村这户人家,男的姓周名生,女的姓姚名娥。他俩原本都是洛阳姬侯的家奴,只因姬侯心地善良不肯为纣王选献美女,犯下抗拒王命之罪,招来满门被剿之灾。当封王派人缉斩姬侯全家之时,周生和姚娥正在外地做工未在府中,这才得以幸免。他俩为了逃避缉杀便趁夜深人稀,结伴逃出洛阳。周生孤伶一人无家可归,便随同姚娥到邢州投奔舅父。他们二人同生死共患难,你助我帮心心相印,便弄假成真结为夫妇,在钟伍村落户。小两口死里逃生,越发恩爱,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小日子过得倒也顺心如意。

转眼已过了十几个春秋,由子他俩辛勤劳做,治家有方,四邻街坊又十分和睦,家业便渐渐兴旺起来,虽说比不上那些趸金流银的富豪大户,倒也是钟伍村中不愁吃穿的般的殷康人家。

这一年姚娥身怀六甲,两口子更是喜上加喜,高兴得整天抿不住嘴。周生不让姚娥耪地汲水,生怕有个闪失,家里家外忙个不停。姚娥本来就是劳苦人家的女子,又是家奴出身,怎能享得了这份清福,虽说常在家中,倒也不肯手闲,早早就把接生用物和小儿穿戴准备齐全,单等婴儿降世。

就在延寿司指点降魔剑投生的当天夜晚,姚娥忽然觉着腹中阵阵疼痛,肚里胎儿直往下坠,周生见状急忙扶她躺到炕上。姚娥在炕上翻来复去,折腾了好一阵子,婴儿就是生不下来。姚娥疼得汗流满面,周生急得满屋打转。待姚娥阵疼稍轻,微微喘息之时,周生才猛然想起该请人接生。他手执灯火刚把房门打开,房顶上突地“咔吧”一声脆响,吓得他俩都打了个愣怔寒战。周生正要出门观看动静,刚一抬脚,只见“唰”的一道白光从眼前闪过,钻进了内室。周生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见从内室传出“呱呱”的婴儿啼叫声。周生急忙转身进屋,看见姚娥已经生下一个白胖小子,他惊喜若狂,跑上前去帮助姚娥洗身裹体,把婴儿包在襁褓之内,抱在怀里,冲着姚娥只是嘿嘿傻笑。那小儿也似灵犀开窍,黑眸转动,小口微张,似乎要和爹娘说话,姚娥也高兴得直掉眼泪。

周生夫妇因祸得福,老来得子,自然又增添了许多欢乐。街坊四邻也都闻信赶来祝贺,又忙乱了数日。喜日过后,婴儿便一天天长大起来,他俩把孩子看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整天“孩儿啊,心儿啊,宝贝儿啊”的叫个不停。就这样一直叫了好几年也没给孩子起个正经名字。

这孩子生来聪明,能说会道,很讨人喜欢。虽说他也很顽皮好闹,可他心地普良,诚实大方,全村老幼都能和他说得来,玩得好。因为他没有名字,乡邻亲朋都称呼他“周公子”。

“周公子”长到七八岁时,已到了入学念书的年龄,周生准备给儿子起个学名,就把儿子叫到身边,问道:“明日你就要进学堂拜师念书了,你叫什么名字好哇?”小儿见问随声答道:“我叫周公子”。周生年迈耳背,没有听清后边那个“子”字,误听孩子说他叫“周公”就笑着说:“周公?嗯,好!你自己起的名字好。人小名大,少年老成,就依你。从明天起你就叫周公。往后要好好念书,不要再贪玩胡闹了。”小周公点头称是。从此。周生的儿子总算有个正经名字了,大人小孩也从此周公长、周公短的叫开了。

周公天资聪颖,用功刻读,过目不忘,老师对他甚是宠爱,对他也十分尽心,分外尽力,学业长进极快,每次侧试,周公都是名列前矛,离人一头,喜得周生夫妇笑驻眉稍,逢人便夸,二人把后半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让他谈书,地里活计,家中杂务从来都不让他动手。日久天长,周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读书写字什么也不会干。

可是好景不常,兴尽悲来,周公长到束发之年,父亲周生突然得暴病身亡。家里家外全部劳做都落在姚娥一人身上,悲伤过度,积劳成次,半年之后也命归九泉。周公父母相继去世,没了依靠,也不能再到学堂继续念书。可他人小力薄,地里活计干不了,吃穿家务又不会,孤苦伶仃,走投无路,只好靠变卖家业渡日。不久,除了栖身避雨的几间旧房之外,田产家俱全都当卖干净,日子越过越艰难,变成一个叫花子一样。乡邻亲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