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与李儒商议什么时候再次提出废立刘辨的时候,袁隗也开始活动了,派人召集尚书令孙瑞、司徒王允、汝南荀绲。别看人不多,但都是朝臣中各路派系的党首,实权人物。三人刚进客厅,袁隗把最近发生的事作了总结。
“当初我等为了迫使大将军与中常侍们全面开战,用假途灭虢之计,假装借外兵造势让中常侍狗急跳墙火拼,本想把董卓拦截在弘农郡,不想他倒好,直接入了洛阳,还打算废立当今圣上,狼子野心,昭然可揭,诸位怎么看”?
袁隗老当力壮,思路清晰,别看人家六十多了文弱文弱的,人家年少时以文臣身份带兵镇压交州叛乱。
荀绲,荀家家主八龙之一,现任大司农,年约五十多岁,骨子里忠君爱国,极其厌烦党争。所以在中常侍与何进斗争中基本上他是超然物外,最多叫七弟荀攸通风报信。这次董卓玩大发了,竟然要废帝,当即表态不许。
孙瑞沉默不语,王允道:“形势比人强,你们袁家为了铲除中常侍,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现在人家脖子比我们腰还粗,我们能怎么看?能怎么办?拿着毛笔和刀剑拼”?
咳咳,袁隗吞了口气,喉咙上下蠕动,控制情绪:“王司徒,话不能这样说,铲除中常侍是我们共同的意愿,总不能袁家得利多,就对我袁家有意见,满口的阴谋论吧”?
你!王允有些气了,孙瑞赶忙劝住,冷静后,王允道:“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来说,先帝当初是最喜欢陈留王协的,评价他有机灵,能来事。当今天下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需要武帝、光武帝那样的雄主,我看董卓的提议也没有什么不对,当然同时也要抑制董卓的势力”。
避免凌驾于皇权之上,这句话王允没有说。袁隗十分不同意王允的意见,但现在得争取他的态度,所有的朝中大臣都知道,当今天子是何进、袁隗、袁绍、曹操等人扶持上去的。
他们是功臣,只要刘辨在位一天,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动他们地位,可是董卓了?偏偏要立刘协,那个时候就是董卓的地位不能撼动,他们很有可能被新皇帝与董卓联合打压,这样的事在历史潮流中不是没有出现。
“袁大人、王大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管董卓提出什么理由,天子不能被废,不然他董卓就是叛逆,跟着董卓的都是乱党。”
荀绲浩然正气,一股气定性。袁隗抚须微笑,他要的就是一个态度,接着孙瑞表态,王允与董卓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为了和袁隗斗气才说出这翻话,也是与袁隗做交易,只有合作,袁隗才能保住现在的权势。
董卓那里有两万兵马,刘琦的华汉营、卢植刘表的部分禁卫军及掌握在袁隗手中的西苑军,不到一万人。
所以袁隗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跟董卓打的就是宣传战。第一,树立刘辨的帝皇权威,告诉天下人,刘辨是先帝的长子,是先帝立下的继承人;第二,神话刘辨,宣传刘辨如何除掉祸国殃民的中常侍,又如何说的郭胜、夏揮羞愧万分到跳渭河而死,俨然一股英明神武的真龙天子威势;第三,揭露董卓怎么走十常侍的后门,怎么走董老太后的后门当上太师的,雍州兵马如何在洛阳城欺男霸女,草菅人命。
人言可畏啊,洛阳城一夜之间,老百姓饭后谈点都是这些事,刘辨俨然是一代英主,而董卓就是奸臣。
传到在大街上回家的董卓耳朵里,那叫一个气?他不知道有人在编排自己?当即叫来李儒,要反击!
李儒和董卓一分析,一拍大腿,俄奶奶个熊,除了说郭胜、夏揮是吹牛的,其他的都是真的,只要刘协不出来指认郭胜、夏揮是自己说的羞愧跳河的,谁有资格出来证明?刘协和刘辨毕竟是兄弟,刘协不可能站出来说,更不能说。一说反倒显示自己有夺位之心,天下人更加不服气。
“岳父大人。”李儒点子多,号称智冠天下,摸了微翘胡须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嘴两张皮,说破天也不能改变我们拳头大的道理”。
对对,两个胖子相视一笑,不是一家人不进门,只要脸皮厚,老子管你说什么。
当即决定废立之事就在明天早朝后提出商议。
未央宫何綪一身素装出了宫门,往刘琦府上赶来,就见刘琦穿了个大裤衩在门口躺在歇凉,旁边陈逸正在读书。
刘琦见何綪来了,起身支走陈逸,陈逸瞪刘琦一眼,道:“自觉点”。
好勒,老婆大人。刘琦嬉皮笑脸,见陈逸走转入门内,向何綪招手。
何綪见他招手不知不觉走了过去,刚想好的见面词还没用上,刘琦盘着腿道:“坐我腿上,不许拒绝”。
何綪心扑通一跳,转身就走,被刘琦一把拉住,拖到胸前,细嗅何綪胸膛,又张口轻咬突起两点,何綪脸红耳赤,挥手正要打在刘琦脸上,被刘琦拦住控制。
“何娘们,刚四十的女人如虎啊,身上的藏红花香是体香还是熏香的”。
难道真是藏红花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