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枉判是非(2 / 2)

谁主三国 胡阿女 3394 字 2017-12-07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是问问曹相既然知道前因后果,为什么还会放过他吗?

如果这样问出来,那岂不是显得太可笑了吗?

“于太医好自为之。”荀彧微笑着走了出去。

于吉深吸了两口气,的确,他说的很对,能帮助自己不被董承找到的,只有曹相。在这个节骨眼上,他除了曹相也没有什么人可以相信了,若是曹相想杀他,估计也不会把他留到现在。

至于为什么如今才放了他呢,他也不知道原因。

于吉跑出去追上了荀彧,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曹相为什么如此厚待我?”于吉上了年纪,跑了两步便已累的气喘吁吁。

“曹相说,你内心还是不想杀他的,因为你犹豫了。我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所以也不懂曹相是什么意思,于太医,你知道吗?”

在荀彧探究的目光下,于吉老脸一红,他连忙摆了摆手,“不知道,不知道……”

于吉跟着曹相为他安排的人出去了,他连夜带着家眷离开了许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离开许都的那一刻,于吉突然有些莫名的心酸,大概称为一种百感交集的心态更为合适。

兜兜转转,一切都是空。这天下间最可怕的地方,还是在许都,在那权利的中心。

他自认为久混官场,却被董承暗算被迫刺杀曹贼,而他那可笑的善良道德,救了他的性命。

都城里关于曹相的谣言很多,但是看着如今蒸蒸日上的国势,谁还能指责什么?没有曹相,如今的情况只会更糟糕罢了。

于吉很庆幸,自己终于逃离了这片吃人不吐骨头的许都。他不用再小心翼翼的度过剩下那两个月了,他不用再胆战心惊的面对类似于董承这样的人了。

董承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很珍贵,那么,他凭什么就可以毫无愧疚的牺牲其他人?于吉可没有董承那份大义,他更不觉得那算得上是大义。

如今,于吉终于可以得偿所愿的陪伴在家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宴会结束,荀彧为曹孟德送来了醒酒茶。

“把于吉送回去了?”曹孟德喝下两大碗茶,他揉着发痛的太阳穴,问道。

“已经按孟德兄的吩咐做了,只是……我不明白的是,把于吉杀了不是一了百了吗?难道曹相把他放了,真的是您说的那可笑的原因?”荀彧不解,他困惑的问道。

“文若,你觉得这原因很可笑吗?还是说,在你看来,我应该是那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才算正常?”曹孟德皱着眉头,他的语气中已经带来几分怒意。

“这个……”

“文若,你听过农夫与狼的故事吗?”曹孟德语重心长的说道,那话的语气,俨然就像是在教训一个后辈。

荀彧很诚实的摇摇头。

虽然宴会结束比较辛苦,不过曹孟德趁着这个劲儿,又给荀彧普及了一下某个他自创的故事。他好像记得,十几年前,自己也曾给另外一个人讲过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感想?”曹孟德一本正经的问道。

“弱肉强食,本就自然界的规则,这个农夫实在是太傻了。”荀彧连想都没想,他下意识的回答。

“不,是感动!人与兽不同,这是那份良知与道义,于吉宁愿被董承威胁也不忍害我,为的正是良知。如果我害了他,那我与那狼有何区别?这样的明公,可以杀死于吉,同样的,也可以把獠牙对准身后的狼群。在这样的明公身边,你能安心的睡下吗?”

听了曹孟德这番说教,荀彧心中感动。过去都是他的太自以为是,他以为……永远都是他以为。原来,孟德兄能有如此成就,靠的不止是心计与智慧,更重要的还是胸襟。

荀彧刚想发表下自己对孟德兄的赞叹,谁知听见了下属急忙赶来。

“大人,有人求见。”

都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