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出兵与否(2 / 2)

谁主三国 胡阿女 3357 字 2017-12-01

之士。我们便是出尽全力,又能占利几分?依在下之鄙见,倒也不急于这一时,不如咱们先养精蓄锐,等年后再攻他个措手不及。”

袁绍觉得自己终于听见了点像样的话。

“胡说八道!”谋士丁接过了话头,“咱们同刘使君协作,以清君侧为名,做谋胜之兵,怎得天下人还不与?一畏的畏手畏脚,恐怕只会令天下人耻笑。”

说到底,这些人表面上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在明公面前表现自己的口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也好让明公对自己多几分关注。这样的话,距离日后的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机遇啊机遇,这就叫机遇。

不过也得能抓住那才叫机会。

就在一半一半之时,袁绍也不知道该怎么表决,他心里是不想去攻打自己的兄弟的,但是却隐隐有那么一丝一毫的情谊牵动着他要与阿瞒打上一场。

而这最为关键的一步活棋,就在于许攸。许攸来了,他本来和阿瞒是老乡的,后来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袁绍的门下,混了个地位还算不错的门客。

袁绍很尊重他,不过许攸心里一直有个难以消除的疙瘩,那就是之前他怀着一腔热情与抱负去投靠阿瞒,结果被人家给轰出来的事情。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这种丢人的事,这种仇怨的心理,那可不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改变的。

怎么回事?大家在商量要不要为了大汉而讨伐曹孟德?这还用商讨吗?这还用疑惑吗?当然要打啊!

“明公,咱们这是正义之师,是为了大汉而起兵的。您这么优柔寡断,难道竟然因为对自己的兵力的不自信而错失了这个机会吗?难道因为没有能力就眼睁睁的看着汉室被欺凌吗?难道只是这样自欺欺人的觉得自己都是正确的吗?”

许攸这强而有力的三个反问引得了众人的一阵鼓掌声,不过这鼓掌声零零散散的,显然,不想开战的并没有因为这么一番话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许攸,你这也太狂傲了吧!还能不能给我们留口饭饭吃?其他几个谋士心中有些埋怨。

许攸这话也说到了袁绍心坎中,虽然只有几分。

他对进攻这个决定不置可否,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定。

“好,救汉室,讨曹相。”袁绍大吼。

反正只是讨伐,阿瞒,咱们就比试比试吧!你放心,朋友一场,我只要个结果,对你的性命,我还很珍惜呢!

“明公,错了,是曹贼。”某谋士小心翼翼的揪着袁绍的衣角,小声的纠正道。

袁绍因为这句话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他只能当做没有听见,大家议论着把这事揭了过去,其他几人也只是当做没听见罢了。毕竟,谁都不想去给明公拆这个台。

确定了要讨伐这个目的,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写檄文进行讨伐。

有一种人天生就是适合做文书的料子,那骂人的话句句诛心却不带重复的更没有一个脏字,那笔下的文真的可以做到白日见鬼,撒谎的技术堪称精彩绝伦。

而这之中,除了那不幸被王司徒杀了的蔡邕之外,就是现在袁绍麾下的第一文采大师,陈琳。

陈琳写文有个特点,专门挑些生僻字之类的。然后他怕对方再看不懂,还会体贴的在那些生僻字下面标个注释,来解释一下,主要还是为了秀一下自己的学识。

有如此好的机会,他不止要抓住机会,更要好好的彰显一下自己的职能。一篇檄文,陈琳可是费尽了脑细胞,骈体赋体各种文式全部涉及。

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

曹孟德拿到檄文,读到这里,他突然拍手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