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古至今也并不乏这样的例子。拼一拼尚且有一线生机,如果放弃抵抗的话,那一定是必死的结局啊!
王司徒没有想到“计划不如变化快”。贾诩没有想到吕奉先会帮助那支四人帮队伍,难道还真的有什么情义?那四人没有想到自己原来成了别人的棋子。
没有什么情义,乱世之中自己的性命才是首位。董卓已经死了,不管他生前待这四人如何的不薄,但是既然董卓已经故去,所以他们可是不会有什么为董卓大人报仇的心思的。
但是,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得了董卓赏赐的七星宝刀的张济。世道再乱,保命再重要,但是,还是有人会有几分良知的。这与情义无关,而是单纯的追随与信服。
张济是极力赞同联合的,杀了董卓大人的吕布,他不会放过。他一定要杀了那个卖主求荣的小人,以告慰董卓大人的在天之灵。
有张济的大力赞同,再加上贾诩的游说撮合,本来还有所保留的剩下三人全部一鼓作气,决心联合起来逼向长安。
这一夜,四人帮队伍外加贾诩密谋商量。这一夜,吕奉先仰天长叹望月兴叹。这一夜,远在沧州的董卓大人庆幸自己终于逃出了那牢笼,好生自在。这一夜,长安一众官员睡得香甜,除了董贼,天下太平!其中尤王司徒最甚!他从来没有做过这么美的梦,他从来没有这么轻松惬意过!
长夜漫漫,长夜过后,迎来了东方曙光。这几日,长安都城笼罩在一种浓烈的兴奋的氛围之中,董贼的死亡,祸乱的解除,长安的安乐,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呢?
但是,当朝廷收到四处逆贼联合造反,长安城危在旦夕的消息时,大汉忠臣们再也无法淡定下去了。所谓的淡定都是假的,所谓的和平都是幻像,这不过是风起云涌前夕的片刻安慰。但这安慰,却连半分休息的时刻都不肯给他们。
纵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聚在一起的力量也是相当可观。至少,可观到以吕奉先的武力,根本没有办法抵挡的地步。
吕奉先跑了,打不过就跑,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可不是吕布的风格。所以,王司徒只能怪自己太信任吕奉先了,对于他的逃跑,王司徒根本没有半分的嫉恨之心。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即使以一对四真的有些困难,但吕布也不会输得这么容易。其事反常必为妖!而反常到此等地步还没有被发现,那只能怪王司徒自己愚蠢了。
王司徒带着年幼的君王逃到了宣城,宣城城楼,一人瘦弱的身影在高处瑟瑟发抖。楼下,无数明亮的火把熠熠生辉,恍如白昼。
“董大人一心为国,却遭奸佞加害,如今,吾等为救君而来,希望陛下能够明察,处死奸贼王允,告慰董大人在天之灵!”
这番话,说的是“希望”二字,实则在那明晃晃的刀戟之下,只要不是个傻子,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叫朗朗乾坤平白遭冤?如果这都不算冤枉,那还有什么大冤?
而且,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诬陷,即使所有人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出来说一句实话。这之间付出的代价太大,没有人敢这么无所畏惧,没有人能够这么视死如归。
于是,全城寂静。
“陛下,如果老臣一死可以换得朝廷安康,那么,臣必不惜命!”王司徒老泪纵横的说完后,他毅然决然的跳下了宣城城楼。
在那坠地的瞬间,他还有几分残存的意识。是……吕奉先?不可能,是他认错了吧!
王司徒闭上了那双常带算计的眸子。这一生,他也算是为大汉鞠躬尽瘁了吧!陛下,我希望,希望大汉可以在你的手中,扬起光辉!
一更奉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