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弟居然向自己和盘托出,没有一丝隐瞒,心下不由得也颇有感动。
王玄策沉吟半响,对蒋师仁道:“二弟,这件事情说来甚为奇异,既然佛祖早有安排,二弟就应顺应佛意,自然而然就好,也不用太过担心。既然佛祖赠你护体神功,看来这趟中天竺之行估计不会太过顺利,二弟要勤加修炼,早做准备。”
停了下,王玄策又道:“二弟,我佛教虽然有转世一说,但是很少见到真人真事,大多是乡野愚民无知穿凿附会之语。而且,你转世的这件事情,目前仅有法明长老和我知晓,你就不要再告诉他人,就是三弟如果问起,你就说当时入定,其他的就不要再多说。三弟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万一言语之间不小心泄露出去,难免被有心人利用,以致节外生枝。”
蒋师仁点头应道:“大哥说的是,小弟感谢大哥的关心。小弟这就出去安排夜晚警戒守夜之事,大哥您且安心休息,有小弟在,自当护卫大哥周全。”
说罢,蒋师仁对王玄策拱手施了一礼,退出帐篷。
走出帐篷后,蒋师仁抬头看着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思念起自己远在大唐关中的老母亲。自从父亲蒋勇贵过世后,自己就到安西都护府投军,这五年来,大军在西域多次征战,自己也跟随郭孝恪将军东征西讨,根本没有时间回故乡探望母亲,只是往家里寄送了几封书信和一些钱财,也收到几封母亲托人写的书信,自己却一直没有机会回家去看看母亲。母亲在信中对自己颇多挂念,也甚为操心自己的婚事,自己完成天竺出使任务后,无论如何要向郭护府请假回乡探望母亲。
蒋师仁收拢心思,把李威叫到帐篷,交代了值夜警戒之事,吩咐李威值守上半夜,自己值守下半夜。让使团所有护卫人员人不解衣、马不解鞍,弓箭上弦、刀枪出鞘,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李威见蒋师仁神情严峻,知道事情可能有变,也就收拢起平时嘻嘻哈哈的神情,脸色顿时也严肃起来,按蒋师仁交代的要求严格执行下去。
交代完李威之后,蒋师仁在自己帐篷内,本想休息一会,养足精神,以便下半夜守夜警戒。可是躺在行军毯子上,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
这趟天竺之行,本以为只是路途遥远、行走艰难,其他不会有什么危险,没想到自己先是在喜马拉雅大雪山跌落峡谷,差点丧命,又在泥婆罗国蓝毗尼寺庙遇到这转世一事,真是万万想不到。不过既然来了,那就放下心思,好好准备,哪怕前面有再多困难,也要全力克服,完成出使任务,顺利返回大唐。
好不容易刚刚有一些朦胧的睡意,蒋师仁迷迷糊糊之中,突然之间,只见一条巨蟒,身子有三四丈长,粗细足足有水桶大小,向蒋师仁张口咬来,蒋师仁顿时吓的惊出了一身冷汗,一骨碌翻身从行军毯子上坐起,原来刚才迷糊之中做了一个噩梦。
蒋师仁摸了摸压在毯子旁边的马槊,沉重的马槊入手,蒋师仁顿时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蒋师仁再也睡不着,就走出帐篷,准备巡视下营地。
突然之间,蒋师仁发现远方的黑暗处隐约有人影在活动。蒋师仁自幼练武,视力本来就较常人要好,而且自从蓝毗尼寺庙见到金光,学会《龙象般若神功》之后,他感觉更是身体素质更上一层,这夜视能力更好。蒋师仁心头一阵狂跳,难道真有敌人夜袭大唐使团不成?
正在守夜警戒的李威见蒋师仁走了过来,连忙快步走到蒋师仁旁边。蒋师仁连忙把李威拉在身边,低声说道:“三弟,情况不大对劲,我刚才似乎隐约发现营地周围有人影在活动。”
这时,突然从远处传来几声“咕咕”的叫声,这叫声五长两短,停了一会,又重复一遍。李威和蒋师仁对视一眼,神色顿时大变。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哨发出的警戒信号,五长代表敌人距离营地约为五百步,两短代表来的是人是敌非友,有明显的攻击意图。
因为一般弓箭的射程只有两三百步,所以唐军夜晚警戒哨兵最远一般安排在营地五百步之外。
“赶快把所有人员叫醒!悄悄做好准备,进入战斗位置!”蒋师仁向李威下令道。李威迅速隐没在黑暗之中,把命令传达下去。不大一会功夫,三十名披挂整齐的大唐军人就齐刷刷、杀气腾腾地聚集在蒋师仁身后,虽然是半夜被叫醒,但是没有任何人有慌乱之色,大唐安西军人的素质以及蒋师仁平时对队伍严格管理,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昨晚因为预感不好,蒋师仁昨天晚上在安排宿营地的时候,特意把行李、礼物等物品从大车上卸下来,搬到营地内,而把大车作为防御布置在最外围,并布置了一些简单的据马鹿柴等物品把马匹和人员宿营的帐篷团团围了起来。
整个防御体系,虽然说不上尽善尽美,但是仓促之间,能有这些布置,遇到敌人进攻,也有一定的屏障可以依托。
一时之间,这时,又听到“咕咕”四长两短的警示,代表敌人已经进入四百步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