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听到这问题,犹豫再三,最后回道:“足下竟连这事也知道!不过杭某要说的是,这个命令不是崔夫人下的,而是高祖皇帝亲自下的!那名老宦当时是传诏之人。”
“你确定老皇帝当时不是受人所迫?”秦骧有些不可思议,在他脑海中原本已经描绘了一个图景——崔夫人及其党羽为保刘彦钊上位,一手炮制“太子逆案”除掉了刘彦锋,趁着老皇帝缠绵病榻之机“矫诏”甚至“胁迫”他册立刘彦钊为储君。对于此,秦骧曾深信不疑,然而方才听到杭兴所说,恐怕事实与自己的推断大相径庭。
只见杭兴点点头,用极其确定的口吻说道:“高祖皇帝册立新太子之时杭某也在场,虽说龙体有恙,但神情自若、精神尚佳,并无不情愿。更何况以高祖皇帝的手腕,崔夫人也没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听到杭兴这么说,秦骧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的判断中忽略了什么——不错,就是这个最为关键的局势掌控之人、大盛王朝开国之君——高祖翊武皇帝刘义臻!
刘义臻崛起于大霄王朝末世的乱局之中,以其超卓的手腕和智慧重揽四海于宇一,他先是当了十年的权臣,又当了二十二年的皇帝,很难想象“太子逆案”、关押秦懿、册立新太子这些事情的发生会脱离他的掌控。如果说有这个可能,那也只能是承平末年他年老昏聩,判断失误以致大权旁落;但按杭兴的说法,即便是他执政的最后半年,刘义臻仍然保持着理智,手中的权力更是一刻也未曾松懈。
那如果按这个思路回想当初的“太子逆案”,安排刘彦锋东巡,更像是老皇帝刻意而为之的一件事,而这件事的背后,极有可能是老皇帝想借着太子离开京城的机会,另立一个太子!
想到这里,秦骧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要算计,老皇帝也够得上“铁石心肠”了!
看出秦骧有所疑虑,杭兴也说出了萦绕在自己心头多年的猜测:“杭某当年曾想过,太子东巡是高祖皇帝一手安排的,或许他当年就有了废太子的心思。足下有所不知,当年故太子刘彦锋曾给杭某看过高祖皇帝从京中发到临邺离宫的手谕,可谓是字字诛心,故太子也是感觉大位不保,这才顾不及先行掌握骁骑营,匆忙举兵!”
《花》第十回继续更新,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推广求打赏~~~接着码下一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