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嵩等先赶到武侯祠。孔明迎接,随后一再致歉,说是实在访查不到复活幽微之法。竺嵩本也知道会是如此,仍然向其致谢。
孔明向袖中取出一卷兽皮,递予竺嵩,“上神,谨以此物一表诚意,以慰我心安吧。”
竺嵩接过,见是“九州舆图”,上面所绘甚细,兼可缩放。“此物确是有用,眼前便能让我等省去不少口舌。多谢盛情!”
“上神客气了。”
竺嵩告别孔明,便与玄龟等向青城山而去。
“青城天下幽”,这话不假,只是凡人仅见得一半。竺嵩他们各以灵目望去,才见此山为一方清气笼罩,细辨却是清中有浊,变化莫测。
竺嵩问玄龟:“世伯,你看这山中道气如何?”
“嗯,不愧是洞天福地,风水不凡,只是气象杂乱,似乎不像是有高仙居住。”
“哦?世叔你看呢?”
“龟兄所见不错,老朽同感。”相柳道。
“这我便放心了。”
“此话怎讲?”
“一者确有妖魔,二者并无劲敌。”
“呵呵,不错。”
竺嵩取出孔明所赠的地图,五人对照山形地势再次确认分工。竺嵩吩咐:“大家依计行事吧!”
“是!”大家答应一声,而后分别降落云头。竺嵩来到正面山门之外,以龟灵如意向地一击,召出土地。
“参见上神!”一个干瘦老者持杖施礼。
竺嵩盯着他没有说话。
“敢问……上神有何吩咐?”
竺嵩还不理他。
“呃,是否,为山中妖道作祟之事而来?”
“哼,我问你,前次武罗神前来查问,你是怎样答对的?”
“哦,当时道门祖师亲来整肃,因此逆事已息。小神自然是如实禀告。”
“逆事已息?我不知你所言虚实,至少如今是旧事重演,道门可又有祖师下界整肃啊?”
“呃,应该是尚未得暇。”土地怯生生答道。
“呵呵,你倒能替他们开脱。我问你,你说的道门祖师是谁?”
“张天师。”
“哪位张天师?”
“大德真人张清都。”
“张万福?”
“上神无所不知,正是。”
“土地,你贵姓?”
“小神姓张。”
“呵呵,原来是天师道的本家,看你外表不济,却是靠山颇硬,难怪敢对我不说实话。”
“小神不敢。”
“那就如实讲来,把这山中的情况对我说上一遍。”
“是。”这土地便开始为竺嵩讲解,左不过是些平常情况,丝毫内情秘闻也没有提到。
“我看你是铁了心让我吃闭门羹了是吧?”
“小神不敢。启禀上神,小神虽是天师本家,却是根行浅薄,一向不为所重。上神知道,此山由道门自治,小神不过是充数看门,权知这外围的地面而已,故此的确不知内情。请上神明察!”
竺嵩便打发这烦人的土地回去,径自向山门走来,一眼望见一旁矗立的一座大碑。竺嵩看出其下驮碑的赑屃和碑头上的负屃真身,那二兽也看见竺嵩,便各自化出,于道边参拜。
竺嵩见守山门的鬼卒没有注意,赶紧以结界将自己和这二兽包裹,随后问道:“请问二位,黄龙道人你们可识得?”
二兽对视一眼,“正是家父!”
“嗯,我已听你们九弟说起,你们二位在此山下守碑。”
“哦?大神知道我九弟的下落?”
“他在我家琴上呢。可惜你那五位兄长以身试法,已被地府处决了。”竺嵩极简单地对他们讲了黄龙观的事,二兽听后唏嘘不已。
“恕我直言,黄龙道人自创黄龙派道法,与这青城山天师道本非一体,我看你们二位在此处寄身甚为不宜,多少有些伤了黄龙道的脸面。”
“这……不瞒大神,我俩又何尝不作此想?只是您知道,我们先前不容于家门,如今虽说几个哥哥不在了,换了姐夫一家主持黄龙观,到底与我们不是一姓。这青城山念及同门之谊,许我们在此容身,还有游人香客的生气烟火供养。大神知道,强龙难压地头蛇,哪个庙没有神仙?若是换个地方存身,兴许还没有这里好过哩!”
“我倒有个万全之策:地府提刑司有一座鬼帝御赐神碑,我看正缺你俩。不如你们随我去那里安身,还可以离家近些,也比这里体面得多。你们以为如何?”
“这……好是好,那提刑司能容纳我们么?”
“由我举荐,十拿十稳。”
二兽自然欢喜,“多谢大神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