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8-9 太华台(1 / 2)

鬼界金捕 判官白 2378 字 2017-10-19

一位精神矍铄、骨相怪异的中年儒生走出人群,“大人!”

“烦你将此奏表正式誊录,加上中西两位大帝的尊号。”话音刚落,殿值武士便抬过一张桌案,铺陈了纸砚笔洗。

“是。”这先生从怀中掏出一支笔,蘸了墨,便先在起首一列提高一格写道:“统摄四极执符御历长镇中宫至尊轩辕高上帝”,其中“轩辕高上帝”几个字是另起一列顶格排下。接着以同样形制写道:“长镇西宫金灵少昊威上帝”。

随后他开始誊抄。竺嵩虽尚不通书道,但也看得出此人之书龙章凤篆,极具功力!

书罢交稿,这先生投笔于洗,连涮带挤,把残余的墨汁除了个净,这才将笔揣入怀中。

皋陶满意地点头道:“有劳先生。”便将此表和原先的那份交予竺嵩,“二位请署。”

竺嵩见状,庆幸这正式奏折都是以被册封时的官凭神印签署的,否则真是羞于自曝其短。

竺嵩和英招署名完毕,皋陶接过,提笔写了一句附议的话,署了名,将其交还竺嵩,“尊使这就去太华台吧。”

“如此便告辞了!”

“俗务太忙,恕不远送!”

竺嵩和英招由两名小吏陪同出殿,绕过殿身,来到太华台下。

两名小吏递给他们每人一支香,二人即行登台。台虽高且险,对他俩来说却又算得什么,香燃未过半,已登至台上。

见此台上空间不大,圆形,圆心之处立着一座白凤石像,其头顶凤翎托着一只石盘。石像四面各有一根矮柱,其中两根用以插烛,另外两根用来插香。这石像和台子周围一圈栏杆皆被白霜素裹,其余的地面则无霜。

竺嵩和英招对视了一眼,将手中之香分别插入一根立柱。

“看来这石盘就是放置奏表之处。”竺嵩心里想着,口里却说不出。原来这是太华台上的禁制所使,为示虔敬,也为不惊扰上苍。

竺嵩便将那份正式奏表放入盘内,那石凤即起变化,身体羽翼渐渐真实。

竺嵩伫立,默默许愿,愿获支持于上天,得彰正义于人间。如此一思,那石凤便加速活化,最终振翅陡起,垂直冲入云霄!

不多时,石凤缓缓下落,同时渐渐石化,恢复原状,盘中已没了奏表。

竺嵩和英招原路返回,辞别了皋陶,听其建议回鬼界等候消息。

英招便对竺嵩言道:“竺兄,我也学你,去各地游逛一番。天庭地府何时降旨,你便用那赤珠召唤,我自会归来听宣。可好?”

“呵呵,你是怕见武罗大神吧?好吧,我帮你这个忙。”

“多谢!”英招言罢,自行取道巡游去了。

竺嵩返回鬼星崖,把前后经过告知父亲。魁衡言道:“嵩儿,你即将入学,期间都要在师傅身边。此前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尽快料理。不尽之处,告诉为父,由我替你奔走便是。”

魁衡这一周到,竺嵩还真想到一事:“爹,还有一只飞黄,名唤黄石,原为天帝灵宠,后来遭贬,投奔于我,成为我的坐骑。因那武罗喜爱,现在在她那里。我这一入学,带着它恐怕多有不便。要不就……”

“对!就送给那武罗。嵩儿,切莫忘记,我家与天庭毕竟存有旧怨。天帝仁慈,行事英明,这是不假,但不代表他对你不猜忌、不设防。

那飞黄既是被贬,自然是得罪了天帝,你收留它,算的什么?再说也难保不是天帝以此试探、监察于你。总之是会进退两难,动辄得咎。

眼下正是机会,做个顺水人情,了结此事,从此无挂无碍,也免得玩物丧志。岂不好?”

竺嵩闻言深思,说道:“好。爹,还是你深谋远虑。另外那武罗曾有恩于我,如今我也该去辞辞她。”

于是竺嵩赶到地府典狱司,见到武罗。武罗自然余气未消,当着竺嵩歪派了英招一身不是。

“我与屈原的事你们都看在眼里,尊使你说,难道我还缠上他英招不成?这不过是我这么多年磨出来的习惯,也是珍视友情之意。结果这石头,他还是不懂!”

竺嵩道:“哎,终究人人心里的苦处还是只有自己真的知道啊!大神,你又何必跟他一般见识,我把黄石送给你作伴,可好?”

“好啊!还是尊使你懂事。黄石最乖了,比那几个没良心的都强!”

竺嵩抱过黄石,对他说:“不是我有意离弃,求学的规矩,不能带你,可又不知何时学成出山。你跟着武罗神,也是正经归宿。”黄石点头。

竺嵩又谢武罗曾经相助,陪她聊了半晌,告辞回转鬼星崖,途中隐约瞥见鬼帝的阴司大殿方向有光影云气上下往来……

转天开始,竺嵩就在鬼星崖后山协助父亲监造那座神秘的祭坛,顺便等候天庭的消息。

鬼星崖后山已被一种特殊的结界包裹,可凭特殊的符印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