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城内颇有名气的沁芳园,本是广南东路一家富商的私产。园外红墙环护,绿树周垂,穿过阔大的雕花云纹门楼,四通八达的抄手游廊,将沁芳园内各个即独立又互相交汇的院落连结成一体。院落中甬石铺路,随处可见假山池水点缀其间,后院的花园也同样花团锦簇,剔透玲珑。整个院落在富丽堂皇中自然的透着一股雍容华贵之气。
这样一处占地十数顷的豪宅,在历经战乱之后因侥幸未曾毁于战火,当察不忽木入驻番禺城之后,环境优美房舍保存完好的沁芳园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元朝广南行省平章政事察不忽木的私宅。
至于那位原主人,被如狼似虎元军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后,就被抄没了全部家产,和全家老幼一道被送到“极乐世界”去了。
大宋朝廷在琼州厘清内政养精蓄锐之时,大元朝广南行省平章政事察不忽木率领二十万元军从广南西路进驻广南东路之后,却出人意料的一直按兵不动,仅仅派出了数千兵马进驻到离湛江不远的化州县城。
自从入住沁芳园之后,察不忽木仿佛也被这富丽雍容的新宅消磨了雄心壮志,沉浸在奢华的享受之中,整日里只是不住的在沁芳园中遍宴军中诸将,令众多歌伎仅着纱衣当堂献舞。完全将平灭大宋之事抛在了脑后。
察不忽木的出身极为不俗,是昔年草原上第一大部落克烈部的现任族长,不仅在草原诸多部落里拥有着极高的声望,就是如今的大元皇帝忽必烈,对察不忽木和克烈部也是极为“重视”的。
只是这份“重视”却让察不忽木和蒙古克烈部的草原勇士们一直都满腹愤慨却无处可诉。
昔年伟大的草原英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乞颜部开始征服蔑儿乞、塔塔儿部之前,对当时草原第一大部落克烈部的族长王罕一直是以义子和副手自居的。
甚至在成吉思汗征服了蔑儿乞部,颁布了著名的“车轮斩”屠灭了昔年最大的仇敌塔塔儿部之后,在克烈部十万控弦之士的威慑和乃蛮部的威胁下,也仍然对王罕万分尊敬。
后来眼见成吉思汗势力日盛,王罕之子桑昆联合乃蛮和蔑儿乞、塔塔儿等部落残余势力准备伏击成吉思汗却走漏了消息,这才让克烈部与乞颜部发生了决定草原霸权的大战。战败之后的克烈部自然不会再被允许拥有强大的实力,在成吉思汗的命令下,克烈部一半多的牧民和牧场被强行划归了乞颜部和其他追随成吉思汗的小部落。
即便如此,因为克烈部昔年的强大影响力,成吉思汗在克烈部归顺之后也一直在暗中提防着克烈部的反扑。不断从克烈部抽调勇士补充其他部落的战力,而且一直不曾让克烈部拥有单独出兵开疆拓土壮大实力的机会。
从成吉思汗升天到如今薛禅汗继位(忽必烈的蒙古汗号),黄金家族历任大汗们一直不曾放松过对克烈部的警惕之心。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压制之后,克烈部已经从昔日的蒙古第一大部落,慢慢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中等部落,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
也正因为如此,察不忽木才终于求得了一个机会,得到了忽必烈的允许,克烈部数十年来第一次得到了单独领军出征的权利。只可惜察不忽木直到亲临广南西路之后,才清楚的知道,交趾国那满天飞舞着蚊虫的热带丛林和温热不堪的天气实在是让人连一天都不想多呆。军中的兵士们接连不断出现痢疾和高烧不退的情况,连交趾国的军队都没有看到,察不忽木的大军已经因病损失了数百名兵卒。
幸亏交趾国王胆小,在察不忽木大军甫一踏入交趾国后就立刻举国而降,否则察不忽木真不敢肯定自己继续率军深入交趾国后,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名义上克烈部也总算是有了一次巨大的灭国之功,可是一仗没打,不曾消灭一个敌人的战功,实在是让察不忽木无颜去向大元朝廷邀功请赏。更重要的是,不曾占据一寸土地的情况下,克烈部的实力也根本无法得到一丝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不忽木这才动用了克烈部多年来的所有关系,凭着祖辈当年留下来的情份说动了朝廷内诸多蒙古贵族主动相帮,硬是从江南行省阿里海牙手中,将平灭宋人朝廷残余的功劳送到了察不忽木手中。而且在察不忽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众多蒙古贵族还纷纷调派兵马,给察不忽木麾下凑齐了二十万大军。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在发现克烈部依然在蒙古诸部中拥有着不可小窥的潜势之后,忽必烈催促察不忽木即刻进攻琼州的圣旨也很快就从大都传到了番禺。
察不忽木深知,在动用了所有的人情和关系之后,克烈部能否重新崛起就看这最后一搏了。为了更牢固的掌握住从各地拼凑而来的军马,察不忽木在接到忽必烈的圣旨后,以粮草兵器不足为由,向元廷请求支援,并要求将克烈部的精锐骑兵从草原上全部调入广南行省。并借着宴请众将的时机,费心笼络那些蒙古贵族们送来助阵的兵将。
出乎察不忽木意料之外,在收到察不忽木的求援要求后,大元朝皇帝忽必烈虽然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