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敌退缩本就是最大的耻辱,而让他们抛弃码头上的两万新卒也同样如此。正在两人犹豫之间,赵昰又对着集贤殿大学士江涛问道:“江学士,朕记得《荀子*荣辱》中还有另外一段话: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背完了这段先贤荀子对勇的评价后,赵昰对着江涛问道:“以江学士看来,码头外那些海商私军,凭着贾盗之勇,能不能战胜朕和朝廷新军这士君子之勇?”
江涛至此时已经完全被赵昰此时的气势和果决所折服,看着十岁的皇帝气势如虹的昂扬斗志,三十八岁的集贤殿大学士江涛郑重的理了理官服,俯身朝赵昰跪下,然后抬起头语气高昂的说道:“臣今日始知皇上睿智非凡,再不可以孩童视之。臣虽手无缚鸡之力,但灭贼之志却时刻在心。区区海商蒲氏,竟敢擅起私军围攻朝廷新军,臣愿随皇上一道,灭此狂贼。”
在江涛大礼参拜以示衷心叹服之下,几位大学士们都被激发出了书生豪气,纷纷出言支持赵昰。
形势终于得到了初步的扭转,赵昰看佟阳、韩猛这两个最重要的军中大将仍有些犹豫不决。想到他们两人当初是坐镇在后方的船队中,并没有亲眼看到码头上的战斗,赵昰扭头唤来侍立在外的江国栋,让江国栋将当初看到的蒲氏私军情况仔细向两位大将再讲了一遍。
听完江国栋的话,佟阳和韩猛在追问了一些问题后终于相信了江国栋的看法。看到两人终于动心,赵昰顺势开口:“两位将军,太傅因为近几天身体不适,想来是不曾看清码头内外的形势,这才会出于谨慎想要绕路而过。如今既然敌情已明,不知你二人可愿为朕将这犯上做乱的波斯胡商擒来问罪。”
佟阳和韩猛在听到赵昰巧妙的借太傅这几天晕船之事将张世杰的责任绕开之后,终于再无什么顾忌,两人一齐上前一步跪拜在赵昰面前,高声回应道:“末将必擒此胡商献来皇上面前。”
有了几位大学士和武将们的支持,大势已定之下,左相陈宜中空自叹息着欲言又止。赵昰此时却极为诚恳的走到他面前,对着陈宜中轻轻躬身一礼,在陈宜中手足无措伸手来扶时,赵昰开口道:“左相匆怪朕方才失礼之言。朕年少冲动,言辞莽撞对丞相过于失礼了,朕在这里给丞相道歉了。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相来丞相大人必不会因此而恼怒于朕吧。如今既然已定下与蒲氏反贼一战之意,沙场争雄自有几位将军为之,这粮草后勤还需丞相多多费心啊。”
陈宜中被赵昰这一番又打又捧之后,四十多岁的当朝首辅硬是被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借势压的毫无还手之力,心里万分感慨之中陈宜中也唯有点头领命。看着赵昰依然瘦小的身躯,在场的朝廷文武大臣们都有种极为怪异的感觉,他们的皇帝临机果决手段圆滑,这哪像一个十岁的孩子,根本就是一个英明睿智的成年人啊。
当巨大的龙舟缓缓靠上泉州市舶司的码头后,早有船上水手从船舱内抬出两块长长的踏板从龙舟中部搭好了下船的步梯。在船舱内特意换上了明黄色的滚龙皇袍之后,赵昰在江国栋的随身护卫下,一步一步从高高的龙舟上走下。当脚下踩到码头上那坚实的地面时,码头上所有的新军兵士们,看到皇上居然来到了他们身边,在激动不已之下都忍不住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闻讯跑来见驾的方兴和周义两人,加上佟阳、韩猛、韩进和江国栋以及刚刚被封为龙骧左军指挥使的刘正华,赵昰对着眼下自己身边这几位大将,开始了今生第一次战前军议。
说是商议,可是赵昰自己也知道,真正到了沙场争斗的时候,自己现在的本事可就不值一提了。既然决定了要与蒲氏私军一战,而且要尽量做到全歼敌军,有了大的战略方向后,赵昰现在只需要从这几人中选出一位统帅去执行自己的战略就行了。
这事其实也并不复杂,江国栋和刘正华太过年轻,一个二十三岁,一个才十七岁,所以最后大家还是共推太傅麾下战功最盛的方兴为主将。天子就在身后观战,等候大军奏凯而回,除了皇上给的目标以外,所有的行动全都由自己安排,没有人在上面对自己指手划脚,这让征战多年的方兴也不由的感觉到心情畅快。
事实证明,一位经验丰富的武将,在没有任何掣肘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计划远比那些文臣们花样百出的东西要简单却实用的多。
方兴和诸将商议后,结合敌我双方优劣,特别是为了不让蒲氏军中的那五百骑兵发挥出优势,决定先示敌以弱诱敌来攻,等敌军攻势不继退兵休整时,以韩进、刘正华和江国栋三人各领五百太傅亲军和御龙直甲士为前锋,在敌军退去时紧紧追着敌人尾巴将敌人赶进自己的阵形当中。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