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人心(1 / 2)

金闺记 梅青 2542 字 2017-11-01

Gl

她一留下,其余几人自然也留下了。\r

太子妃又悄悄地让人将消息透露给了已经回了娘家的妹妹。\r

自己这个妹妹,自打嫁到王家,还没有在勋贵之家的宴会上出现过,如今正好在她自己府上,让她出来待一回客,以后再和这些皇子妃见面,就等于有了交情。\r

可小薛氏却有些不高兴,皇子妃又如何?清阳公主和琅琊郡主都在家里还不够?还要让她这一整年都没回娘家的人从娘家特意跑回去巴结她们不成?\r

可就算她想巴结,人家也不见和就愿意接受,毕竟她是太子妃的亲妹妹!\r

可她既然是太子妃的亲妹妹,娘家又是勋贵之家,婆婆是公主,婆家是国公府,这样的身份,用得着这样赶上去巴结皇子妃们吗?\r

人必先自重而后人重之。\r

其实在太子妃派人去长兴侯府之前,清阳公主已经打发人过去,将太子妃到府里的事说了,“公主交待,请大少奶奶回去招待客人呢。”\r

小薛氏心里明白,清阳公主不过是给她做面子罢了,哪里就真的缺了她回去招待客人?\r

索性将两边催她回府的事告诉了薛老夫人。\r

“祖母已经有一年没见到你了,既然回来了,就用了午饭再回去罢。”薛老夫人不紧不慢地说道。\r

寻常人家的小娘子嫁了人回府,也要留一顿饭再走,何况堂堂的长兴侯府。\r

大孙女这性子,越发浮燥了,七皇子现在已经俨然已经成了昌盛帝面前最得宠的人,可她这个太子妃还在计较妹妹中午的饭在哪吃!\r

可她已经是太子妃了,就算想教导她,也需要找合适的契机才成。\r

“下次回来,将浩哥儿也带回来,给祖母看看。”薛老夫人叮嘱道。\r

在薛老夫人看来,自然是儿孙绕膝更重要,其他的事命里若有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r

小薛氏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胞姐太没面子,午饭吃完就赶紧回府了。\r

“许久没见到祖母了,便多留了一会儿,嫂嫂们勿怪。”\r

三皇子妃淡淡地笑,“我们本来就是来看望姑母的,之前又没打过招呼,妹妹也是一片孝心,自是可以理解。”\r

太子妃听了这话,难免高看崔氏一眼。\r

皇子妃们吃完饭,便以家里有事为由,快速地离开了,唯有太子妃拉着小薛氏说起悄悄话来。\r

“你那小姑,一向甚得皇上喜欢,但现在皇上却最宠爱七皇子……”\r

小薛氏压了压鬓角,嘻嘻地笑了起来,“小姑再得皇上喜欢,那也只是喜欢,怎么也越不过自己亲生儿子。”\r

太子妃心中微恼,但面上却一派风清云淡,“你问问她,可有法子让太子殿下更得皇上的喜欢。”\r

小薛氏皱眉,“又不见得皇上最宠爱谁,就会把江山交给谁……”\r

太子府上那么多幕僚是做什么的?\r

当然,这话她只想了想,并没有说出来。\r

见太子妃不悦,便又改口道:“那我便问问罢。”\r

等太子妃走了,小薛氏果然拿这事问了王琳芝。\r

王琳芝仍是那句“朝堂上的事,我也不懂”给了小薛氏,想了一会儿,又道:“让殿下切记,万不可在去蜀地的事情上和七皇子争功。”\r

小薛氏微怔。\r

王琳芝不得不解释道:“就算太子能平乱,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何苦和几个兄弟争功劳?\r

赢了昌盛帝肯定不会把兵权交到太子手里,可若是输了呢?\r

太子从未出征过,与其自己急着去,倒不如荐一良将,这道理她想得到,那些幕僚应该也想得到。\r

若他们连这点眼光都没有,太子这位子一样是岌岌可危亦,那她帮他有什么用?\r

反之,这话对七皇子也是一样。\r

皇帝又不傻,当然不可能让他去,程静姝或者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调唆着七皇子去蜀地。\r

不过,这也只是她的猜测罢了。\r

王琳芝送走小薛氏,自己一个人想了许久,也没回想起前世蜀地这个时候发生暴民的事情。\r

真不知是自己记错了,还是这一世跟上一世不一样了。\r

可据王琳芝所知,程静姝却是一个无利不早起的人,肯定不会仅仅为了博得皇上的好感,就放弃晋地而选了蜀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