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知道些什么,赶快说。”
看着妖歌迫切的模样,司空银月不由惊讶道:“你果真什么都不知道,这国师大人什么意思呀?”
“我师尊?这事与他有关?”
“自然是有关,要知道国师大人神威盖世,威压四方,在姜国可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何人敢不慑服。”司空银月双目中闪着无数小星星,无限神往。
你大爷的,什么品味,居然崇拜太虚华那个老流氓。
“赶紧说重点,说重点听到了吗?再搁着卖关子,我揍死你。”妖歌十分不耐烦的说道。
司空银月看到妖歌满是煞气的小脸,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卖关子,立刻说起了正事。
随着他的讲述,妖歌慢慢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大概一百多年前,太虚华空降到姜国,被姜国人皇册封为国师。本来一国国师,地位仅次于帝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纵观史册,各朝国师莫不是修为高深,德高望重的道家高人,否则何以让举国信服。
可人皇的册封就是那么突然,事先竟毫无征兆,更奇怪的是满朝文武,丝毫不知太虚华的来历,查遍天下竟是丝毫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他的消息,更别提知道太虚华在哪座山,哪座庙修行了。是以姜国朝堂众臣对他有太多非议,不过摄于人皇的威严,不敢明着反对罢了。
而太虚华又是个洒脱不羁,不拘小节的人,平日里行事太过随意,丝毫不顾及自己国师的身份。在姜国群臣,诸多权贵眼中,太虚华粗鄙不堪,德不配位,有辱国体,若是再让其继续担任国师,恐怕会让天下耻笑。所以诸多大臣联合上书人皇,请求罢去太虚华国师之位。
整个上书闹得轰轰烈烈,声势极大,可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人皇竟对此事不管不问,以至于诸多大臣卯足了劲,却有种打在了空气上的感觉,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可是太虚华那个臭脾气,怎么受得了这种气,他本来就极为讨厌,那些大臣权贵高傲的嘴脸,自此之后就更加厌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给过这些人好脸色,以至于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直到最后相看两厌,大打出手。
太师穆奕,姜国三朝元老,人皇都要给三分薄面,尊称一声老太师。穆奕身为文官,又是元老重臣,是以极为注重礼法,然而偏偏太虚华放荡不羁,这在他眼中简直就是不可容忍。所以固执的穆奕便带头上书,弹劾太虚华,只不过人皇并未理会,这让他很是痛心疾首。然而太虚华却不干了,知道此事之后,每回大朝便指着穆奕的鼻子,叫他“小子”,偏偏人皇陛下还置之不理,仿佛理所当然。
唉!可怜头发都花白的老人家,当着姜国众臣、人皇的面,被人叫做小子,偏偏还无可奈何,叫人如何能忍受得了。结果这位三朝元老,当场就气的吐血,昏了过去。这还不算完,以后每逢大朝,太虚华必定指着穆奕的鼻子,叫小子。可怜的老人家气的几欲炸裂,却又无可奈何,最后干脆只要太虚华在,他就不来朝会,方才罢了。
然而这只是开始,往后的日子,太虚华彻底将自己的随性发挥到极致。
方家家主乘坐车辇,在闹市与随意步行逛街的太虚华,不期而遇。世家骄横,向来目中无人,家仆驾着车辇,在闹市中飞驰而过,丝毫不顾及街上百姓安危。然而其倒霉,偏偏碰上了太虚华,面对飞驰而来的车辇,他不躲不避,直接一巴掌掀翻了车辇,拉出方家家主就是一通胖揍,可怜的方家家主,身为堂堂世家之主,稀里糊涂被打成了猪头,成了天下笑柄。
灵屠候元安,为姜国戍守边疆,杀得异族闻风丧胆,闻其名而不敢啼哭。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杀神,却因在大朝会时,冷声呛了一句“不懂兵法”,便被太虚华一巴掌,拍进了地缝里。
总之太虚华是彻底的放飞了自我,最后甚至在乐坊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弄得满城风雨。即便如此,面对满朝众臣的质问,他也只是轻飘飘的来了一句:“本座只不过是红尘炼心,体悟世间百态罢了。”
满朝大臣恨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人皇对此从来都是视而不见。
太虚华用这般“血粼粼”的手段,彻底的打服了姜国权贵众臣,世家豪强,让他们即使是恨得牙痒痒,见了他也要满脸微笑,赞一声:“国师英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