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凯琳突然有了个主意,问刘妈:“家里下人有几个识字的。”
刘妈板起手指一个个数:“周三晓读过书,老奴识些字,跟着二少爷的蓝婆子认些字,老奴两个孙媳,是跟了大夫人后才学了些常用字,跟着少爷小姐的人,也都跟着主子认了字,院里其他当差的人,没听说哪个识字,六小姐,要不要老奴逐个去问问?”
葛凯琳点头:“去吧,不识字的和识字的分开记录。”
刘妈赶忙去调查,葛凯琳带着水月和水珏去找吴丽梅。
进了主屋,见刘勤家的在向娘亲禀报事务,葛凯琳安静地坐在一旁。
等刘勤家的行礼退出去,葛凯琳才撒娇:“娘,女儿想当夫子。”
吴丽梅疑惑:“小人精,你这又是啥怪招。”
“女儿是想,要是家里的下人识些字,当起差来事半功倍,娘亲岂不少费些精神。”
“哈哈,自己想玩,偏拿娘亲来说话,是不是没人陪你玩,觉着闷了?”
“娘亲真是聪慧,一点就透。”
“调皮,哪有女儿这么说娘亲的。”
“娘,就当女儿玩过家家,娘就答应女儿吧。”
“不能耽搁正事,要适可而止,需要什么你和刘妈商量就行。”
葛凯琳笑弯了眼。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葛凯琳将下人分成女班和男班,课室设在前院,夫子有葛凯琳和周三晓。
下人们欣喜,没想到这辈子还有认字的时候,各个来给葛凯琳磕头,有人甚至当着葛凯琳的面喜极而泣,被刘妈一句喝斥,赶紧退出去,当差更加勤快。
周三晓喜不自胜,即使是给家里下人教书,而且只教些常用文字,毕竟他曾经读的书不是全无用武之地,喜得他立马跪下给葛凯琳磕头。
周渔更是领着一家人来给葛凯琳磕头。
当然,也有不愿认字的人,比如门房的两个婆子,认为自己已一把年纪,又不打算当管家婆子,认了字也没啥用。
其中一个私底下求刘妈给葛凯琳说情,能不能饶了她,被刘妈教训一通,那婆子不死心,自己来求葛凯琳。
葛凯琳也不勉强,她还没来得及答应,吴丽梅使人唤那婆子去。
当天,吴丽梅让刘妈叫来牙婆挑买了一个粗壮婆子,替换了找葛凯琳求情的那个门房婆子,被替换下来的门房婆子被安排跟周二晓一同干苦力活。
葛凯琳不理解娘亲为啥要这样做。
吴丽梅道:“主子安排的事,下人可以给主子建议,却不能置疑主子,当主子的,做事前先考虑仔细,想清细节,已决定的事,切不能犹豫不定随意更改,否则很有可能奴大欺主。
就像那个婆子,竟说是要主子饶她,言外之意岂不是说主子不慈,而且她守护门庭接待来客,内宅外宅来回传话,要是胡言乱语,主家名声岂不被奴才败坏。”
葛凯琳没想到,自己只是一时兴起办个认字班,竟也涉及这么多勾当。
看来,要想好好活下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葛凯琳为啥会想起当夫子呢,这还要源于刘妈的一个小动作。
看刘妈把炭笔当宝贝一样,葛凯琳忽然想起上一世她小的时候。
村里人生活都不富裕,家里花几分钱给买根铅笔,孩子们舍不得用,每次写作业,先用树枝在地上演算,确认答案对了,才小心翼翼用铅笔写在作业本上。
要是先在作业本上写,如果错了,还要擦掉重新写,多浪费铅笔和橡皮呀,还有可能不小心把纸给擦烂了,这些东西都是要用钱买的。
继而又想起她曾经的理想,幼师。
上一世她没有当成幼师,办这个识字班就当是弥补她的缺憾吧,反正她还小,家人对她又没有啥特别要求,她有的是时间玩。
吴丽梅对那个守门婆子一处置,还有活动心思的下人,不敢再有其他想头,每天老老实实上课,尤其是另外一个没主动求葛凯琳的婆子,虽然她学起很费劲,却比别人勤奋。
当她能认得来往信件封皮上的字,看得懂拜帖,回话更加清楚明白,得到主人奖赏时,庆幸自己没冲动去求情,否则哪有这好事,还得被罚每天劈柴提水搬运重物。
经这一事,葛凯琳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凡事任性而为,做事前必先考虑,想清利弊,有想不通的地方就去请教爹娘,刘妈是积年的老人,教她的东西也不少。
见女儿一天天老成的作态,葛天俞有些不忍,他不求女儿有多能干,只求女儿每天快乐。
吴丽梅劝他,女儿有女儿的造化,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葛天俞也明白妻子说得有理,可又怕女儿失了天性,仍忍不住担心。
葛凯琳当夫子当得津津有味,练习五禽戏和甩针也每天坚持,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