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怒龙大队(6 / 6)

仙狙 战士双脚走天下 11030 字 2016-05-27

作战之外,任何时候都没正型的雷动,哭笑不得地在大脑中补了一句。

贝世亮却觉得自己找到了雷天刚话头里的本质,轻声道:“那个黄希文是被迫调到后勤部的?这里面有故事啊,究竟会是什么事呢——”

面对一团混沌的局面,雷动却是再一次变得沉稳起来,沉声道:“别着急,先看看再说。”

站在台上的黄希文,完全没有了雷动熟悉的始终笑眯眯的神色,站在主席台中央,愁眉苦脸地敬了一个完全没有军人铁血气概的军礼:“黄希文,侦察兵学院后勤部运输处长,怒龙大队格斗教员,展示项目,太极拳!”

看上去,一般老鸟们对黄希文的自我介绍已经司空见惯,很给面子地没有发出什么奇怪的动静,但两个菜鸟却多少有点傻眼。

倒不是因为黄希文要展示的项目是太极拳,两个人总算有点见识,虽然在军中学习的大都是一招致命的搏击之术,却不像普通人一样,以为太极拳只是公园里老头老太太那种慢悠悠的,只适合用来健身的拳法,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不但兼有修身养性功能,在技击领域也拥有极深手段,练到极致更能令人对天地至理产生丝丝明悟的,带有一丝神秘的哲学色彩的武术。只不过,和众多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一样,练这门功夫上,不但需要高明的老师的指点,更需要极高的悟性,然后专心致志地下上几十年的苦功夫,也许才有希望达到相当的造诣。而在讲究效率的军中,这样的功夫是不大有市场的。

但话虽如此,在学习军中搏击之术之外再修习太极拳,也不是什么特别令人难以接受的事,令几个人不敢相信的是,刚才这个家伙说什么来着?侦察兵学院后勤部运输处处长,兼怒龙大队格斗教员?

虽然雷动早已经通过种种蛛丝马迹看出,黄希文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但是,这个矮矮胖胖,长着一双大眼的,整天笑口常开做弥勒佛状,没有半分高手气质的家伙,竟然是共和国最精锐部队的格—斗—教—员?

这怎么可能?

雷动和乌云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眼中,都充满不可置信的神色。

在所有在场人士的注视下,主席台上的黄希文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神情很快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神色。他的双手缓缓抬起,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摆了一个起手式,随即,单鞭、揽雀尾、白鹤亮翅、倒撵候、斜飞式、上上式、撇身锤、下式、打虎势、野马分鬃、金鸡独立、云手,一招一式在黄希文手中连绵不断地施展出来……

雷动不由目光一凝:黄希文使的,竟然不是最为流行的74式太极,也不是26式陈氏太极,甚至不是杨氏太极,而是十三式的老架太极——太极拳最原始的形态!

太极拳究竟何人所创,其实已经不可考,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张三丰观蛇鹊斗而悟化出来的拳种,最初便只有十三式,是模仿13种动物的独特本领和形体动作而编制的操练方法。这13种动物是:狮、蛇、雀、猿、虎、鹤、熊、蟾、龙、凤、鸡、猫、马,故又称“仿生十三形”。随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在技击、养身方面都有极高效果的拳术,不断流传,不断壮大,不断丰富,也在这种流传壮大和丰富过程中,逐渐失去最初的模样,最终,竟然沦落成为众多爱好者中老头老太太健身用的软绵绵的“体操”,真正修习这十三式老架太极的人,几乎已经是凤毛麟角。

但雷动知道,这门功夫其实是相当厉害的,就连自称活了几百岁的老神棍师傅,都曾经偶然跟他提到过,年轻时他曾经遇到过以为太极拳的高手,不仅拳法精绝,技击号称江北第一,甚至内功修行也极为高明,几乎已经站在练气初期的门槛上,只要突破,就可以踏进修真门槛!

而在老神棍师傅口中,雷动更知道,当时那个太极高手修习的,正是十三式的老架太极!而且,这十三式老架太极,每一式都有相应的歌诀配合,那歌诀,名字叫做太极丹诀——无论实际内容如何,单从名称上看,这已经是修真功法的命名方式了!

在雷动惊讶和期待交织的目光中,台上的黄希文已经彻底静下心来,他的目光内敛,全身没有泄露半分强大的气息,他的嘴角呈现出一种若有若无似笑非笑的角度,他的双脚,始终没有离开原地,但他的身形没有半分停滞,一招一式从他手中使出来,如同一条平缓的小河,随着地形变化,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缓缓流淌着,又似乎是一道无形的清风,轻轻吹拂着河边的杨柳,吹拂着路人的脸,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合乎自然,那么意境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