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熊兵,一边继续保持对山下红军部队的打击,阻止他们的进攻?
集中兵力,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消灭两个不顾死活山顶的熊兵,但必然会让山下的红军士兵得到喘息之机,招致炮火的猛烈打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采取分散队形,好处是可以保证己方在密集炮火下生存的几率,同时给予敌人连续不断的打击,坏处是,万一两方面都无法彻底压制,令敌形成中心开花、内外夹击之势,那么这次行动将会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对于战区王牌精锐的特战大队而言,这样的失败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形势并没有给这位指挥员更多的思考时间。简单的权衡利弊之后,他飞快地作出了一个快速招致失败的命令:继续保持分散队形,山上山下两方面同时兼顾!
不久之后,在某个特殊训练场上和雷动重逢之后,这位名叫王雪松的少校苦笑着解释:“谁知道你们两个小子这么变态的?”
王松的致命错误在于,他对雷东和乌云的作战能力尤其是近战能力、格斗能力过于低估了。
如果说,对于怎么样更有效、更准确地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对敌人实行精准打击方面,雷动和乌云充其量还只是两只经过严格训练、但还没有经过实战洗礼的菜鸟,那么在近距离格斗方面,两个身为修真者的兵,已经完全属于大师水准!
他们可以轻松地感知到对手手中的武器究竟会想那个方向射击,他们可以轻松地潜伏在阴暗的角落,同时也可以悄无声息而又迅速无比地接近对手,他们的身形犹如闪电,他们在密林中跳跃,在草丛中翻滚,只要出手,必然有所斩获。
两个人鬼魅般的身影简直成了蓝军的噩梦,一个接一个蓝军战士无奈地退出战场,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蓝军队员减员一半!
随着蓝军战斗人员的减少,尤其失去了狙击手的压制,红方终于彻底“醒”了过来,在张合张景坤的指挥下,连续发起了三波冲击,强大的火力特开始发威。
眼看着红方内外夹攻之势已成,王松长叹一声,下了这场战斗中最后一个命令:撤!
随着蓝方特战队员的撤退,红方一排的兵力率先冲上山顶,将连旗插上了854高地!
-----------------------------------------------------------------------------------------
雷动和乌云看着冲上来发出震天欢呼的战友们,心里一松,“噗通”一屁股坐在地上。短短十几分钟的战斗,几乎已经耗尽了两个人全部心力。身体上的劳累还在其次,关键是精神压力实在太大,在对面特种兵精准的枪口下,不但要努力闪避四面八方射过来的子弹,还要寻机暴起开枪、搏杀,两个人的神识全部放出去,神经绷得钢丝一般,片刻也不敢松懈。雷动境界较高还尽可支持得住,刚到炼气中期的乌云,大脑中已经隐隐作痛,脸色苍白,几乎已经到了无法支持的地步。
张合大踏步上山,来到雷动和乌云面前,雷动乌云急忙起身立正敬礼:“连长!”
张合还礼,在昏暗的夜色中,注视着着这两个参军还不到一年的兵,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和欣赏之色,温言道:“怎么样,还支持得住吗?”雷动大声回答:“报告连长,没问题!”
张合点点头,拍拍两人的肩头,转过身看着欢呼的战士,面色严峻了几分。兵们经历了这样艰苦的战斗,兴奋一些无可厚非,但张合知道,抢下这个山头,不过是个开始,离胜利还非常遥远,更大的考验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也许是因为红方一开始没有料到铁拳团会当机立断,不等上级命令就全力抢占854高地,也许是因为距离过远,投送力量不足,所以才只派出配属主力作战的战区特种大队的一个分队扼守高地,希望能够为主力开进赢得时间。总之,铁拳团的第一步目的达到了,但接到前线报告的蓝军指挥部,一定会加快推进速度,说不定还会加强进攻兵力火力,大战一触即发!
想到即将到来的蓝方的进攻,张合不禁隐隐有些担忧:“真的能够在这里坚守24小时吗?24小时之后,转机真的会来吗?”
“同志们!”张合大声命令:“现在还不是松劲儿的时候,各班排长,马上组织修筑工事!”
“是!”战士们齐声大喊,在各班排长指挥下,飞快地解下工兵锹,开始热火朝天地修建工事。
854高地原来叫做黑虎岭,标高856米。这里位当要冲,地势险要,战争时期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激烈争夺。开国战争期间,我军曾经在这里以一个师的兵力,独立抗击敌军10万大军长达5天的轮番进攻,敌军炮火向这个山头无情地倾泻的上万吨弹药,硬生生将峰头削低了两米,从856高地变成了854高地。
这座山上到处布满了几十年前开挖的战壕工事。和平时期,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