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未知(1 / 2)

启民 瞽者 2606 字 2017-09-13

赵佳到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原来这么好用,赵国公子,虽然是最不受待见的一个毛如林的外甥,虽然自己连大舅的面都没见过一次;代县封君,虽然到现在自己都还不知道代县长个什么样子,仅有的一点认知便是它在北边紧邻胡人,冬日苦寒,夏日酷暑,多山地,没什么有名的产出,最有名的可能是熟好的皮子。

不过这都不重要,这些一重又一重的身份能带给自己的东西就很多了,比如代县封君,以后大舅从北面购置的皮毛牛羊过自己封地的时候要给自己关税,听说已经欠了十几年了,不知道能不能一次都收上来;赵国公子每月能领俸禄,自己在邯郸的时候君父把这钱交给自己,说了句佳儿从此便算是大人了。这让赵佳恐惧了很久,因为听到这句话的几个哥哥们看自己的眼神就如同仇人一般,好像自己手里的钱本该是他们的一样,明明他们才拿的更多;至于毛如林的亲侄子,现在能保着他安全的到晋阳去。

一份太行策揣在余圭的衣服里,不断的用手揉捏着,临走前他亲自出了仇由,扯着他妻弟的衣领让他一定保证赵佳一行人的安全,余圭等这份策实在是等得太久,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衣食无着,易子相食,他在那个时候已经把自己这辈子能流的眼泪全流干了,余在胸腔里的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出太行的这最后一程,反倒是赵佳走的最舒适的一程,余圭坐在马车上一副问天状也没让他的心情好多少。

十几个最亲近的人就这么离开了自己,如果还在阏与的时候自己不是那么自负的话,或许亲卫们就不用死了。那天夜里的惨嚎还在耳边萦绕,面前的那个疯子在来见自己的时候就合盘托出,并且承诺如果赵佳需要他和他妻弟都可以把脑袋送到赵佳的面前。唯独有一点,只要赵佳能说服毛如林和孤门来完成太行策他就能毫无遗憾的死去。

赵佳对眼前的这个疯子怪不起来,恨不起来,反而有一种很奇怪的情感,凡是能坚持自己理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的人他都感觉到钦佩。所以在深思熟虑后他觉得这一切都是他君父的错。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两匹骡子一只狗,令祥告诉他只有把他君父赶下皇位再让他看着自己把赵国治理到强盛顶峰才是最好的报仇方式。

对此赵佳深以为然。

马车吱呀着往着晋阳行去,身边只有四个侍卫笔直的坐在马背上,周围的山林里安静的连鸟叫声都没有,一路走来一直这样。问过四十五度角望天的余圭,余圭说这是因为附近的山里最少藏了两万人护送赵佳到晋阳,这两万人都是壮丁都是山匪也都是最早的晋人,后来的赵人。赵佳听得眼睛发亮,两万人,按五人一户,算山里至少有一万户,要知道仇由才有一千户人不到,晋阳也只有一万户在籍的农民。就算是这样晋阳都借着地利和邯郸划清了界限。

“你和他们很熟?”赵佳好奇的问道。“和谁很熟?”余圭面色奇怪。

“山匪的大头领啊,不是说是你妻弟?”赵佳接道。

“熟,挺熟的。怎么?”余圭发现赵佳的眼睛在止不住的发亮,已经快要能闪光了,坐在边上用麻布裹着伤腿的令祥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白缕你妻弟的兵怕是保不住咯。”余圭出生的时候额头前有一撮白发,自号白缕,“令师别拿我开玩笑了,他们是山匪,一日脱籍终生为奴,就算是他们被抓到了也是奴隶,想要在山里抓几万人的奴隶?最少你得拉上十万大军搜山吧?”令祥当年南北冲突的时候不听赵君劝阻,坚持来了太行,在见到太行的惨状以后亲自上书请命要求赵君发放赈济钱粮,赵君以自作自受为由拒绝了,这不妨碍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余圭称师,令祥也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无颜面见余圭。

余圭看着令祥满脸笃定的笑容,一时间也拿不准了,“公子,令师说这话是对你抱有极大的信心,可在下就是不知计将安出?要知道他们不服官府管教久矣,近些年出生的年轻人更是只知道有大山,不知道有赵国。”

“亚父也高看我了,我只是有八分把握,不过亚父交代我说凡做事,特别是在乱世之中,做事有八分把握足以,若是有十分把握,说明这很可能是敌人设下的全套。所以小子倒想试上一试,若是成了,到时候余县令莫要拦阻他们迁移,毕竟他们已经不算是你治下人口。若是不成,小子把这颗玉石枕头送与你,问天问的多了脖子容易扭了,睡暖玉的枕头能舒服些。”一番话惹得令祥和余圭哈哈大笑。

还没笑完,又一封帛书就出现在了余圭的面前,“流...民...入...城...疏。”余圭这些年心力交瘁,眼睛已经有了飞蚊,看文字很是吃力。“佳闻令祥家宰言,今太行中诸多流民,扰乱地方,不服王法,常打劫商旅行客,不以劳作为生...家宰常言,山匪多为同胞手足,只因离散流难或被豪绅氏族排斥逼迫强占土地失地而为匪...今佳恳求君父若有本性温和善良者,可从山匪转为民籍,不落奴籍,其一可示天下赵君之仁德,使天下归心;其二,佳闻代县我华夏苗裔少也,为巩固北疆更应增加华夏族人,而非让我大赵的统治在北疆名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