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死营的九个纵队再也按捺不住,只听一声炮响,“呼啦啦”冲杀出来,一时间,山谷中滚木礌石,飞矢四作。
方七佛泰然自若,岿然不动:“哼哼!我中军带甲三万众,纵使你家主力来了,七佛也不虚!”
敢死营的将士果然个个悍勇,他们左突右杀,不多时候便搅乱了方七佛中军。
早已有探马回报刘延庆,而这位将军偏说要等王禀大军,形成南北夹击,按兵不动。
战斗从下午进行了近两个时辰,天色渐暗,眼看这九纵队四百多人渐渐的淹没在在大军之中。
列在山头韩世忠,这一纵共五十人尚保存完整。
当此危急时刻,他却也没了动静,还刻意在埋伏的位置竖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不知作何打算?
方七佛显得依然淡定,他岿然不动,端着方天画戟,若一石佛,似个天神,静待这支先锋营彻底的消失......
正在九个纵队陷于重围之时,一支二十人的骑兵突然杀出,直奔方七佛。
方七佛的护卫箭阵军立刻作出了反应,“嗖嗖”的密集放箭,来人皆穿着乌黑色的环锁铠,轻盈的躲避着十面飞矢,一路砍杀,到了中央。
为首的一将——三狼神魏三秋,他手持双戟,前后左右钩、啄、刺,若轻舟破浪一般,直杀到方七佛近前,如入无人之境。
方七佛仍然不动,又有七八个精壮的义军围将上来,魏三秋腿点镫,双戟一个“大鹏展翅”,紧跟着又一技“扶摇直上”,但见那七八个兵被削了腿手,“嗷嗷嗷”的直叫,在地上乱弹腾。
三狼神再去寻那方七佛,眼看就要近身,忽又来七八个精壮武士,挡在面前,和他拼了命的砍杀起来。
战斗已近白热化,所剩的几十名敢死营兵士见魏三秋神勇,不由来了心劲儿,如猛兽一般向这边靠拢。
目下,魏三秋拭了蒙血的双眼,挑开一卒,在夕阳下看到遮天蔽日的旌旗,旗帜上尽是“方”字,回头望望遥远的山峦消散处:娘的,看来刘延庆是不会派兵救我们了,想不到魏某竟会死在此地!
这时,百步外令旗一挥,只闻听义军喊道:“预备,放!”
“嗖嗖嗖”,刹那间,羽箭遮云而至。
只这一下,连同义军和敢死营将士一同倒地数十人,三狼神也身中两箭,
他砍去胸前的羽箭,继续拼杀,此时自家的敢死营兄弟所剩不过十余人了!
山间,韩世忠部带三十个兵仍然静不动,大家都着急,一个小卒忍不住问道:“将军,如今其余九个纵队几乎杀绝,三狼神已经孤立无援,怎么不见我军主力呀?”
韩世忠没有回应,但他心里清楚,即使十个纵队的五百将士全部阵亡,也等不来什么主力了。
刘延庆用兵通常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绝对的胜算,他宁可放弃这五百人,也不轻易涉险,后来其子刘光世也承袭了他的一部分用兵特点。
眼下只能祈祷王禀大军早些赶到。
斜阳里,风萧萧,兵戈响不绝,孤军无援。
三狼神一双戟,翻飞上下,重围之下,身被重创,渐渐露出了疲态。
只一个不当心,左左右右的铁矛扎进他的铠甲,他“啊!”的一声伏地,片刻又强作精神,挑开铁矛,半跪于地,再也没了反抗的力气。
就在这紧急关头,他的“朋友”到了,和他形影不离的三只野狼来了。
它们在山野之间一阵嚎叫,由山坡上飞奔而来,在刀枪剑戟之间穿梭、撕咬。
义军见了猛兽,包围三狼神的圈子开始散乱,纷纷退避,不敢接近。
此时,方七佛终于有了反应,他虎目圆睁,方天画戟一展,“特、驾”驱马而至。
只见他大戟挥动,挑开一只狼,那狼惨叫一声,趴在地上没了动静。
三狼神已经精神恍惚,见状,他颤颤巍巍的持双戟去战。
方七佛反手轻轻挑开他一双兵器,顺势扎在他肩头。
另两只野狼,飞身扑咬过来,又听两声惨叫,它们也随即毙命。
三狼神跪在地上,拔出佩剑做殊死抵抗,其余同战的敢死营将士已经全部阵亡。
而方七佛方似乎不急杀他,方天画戟抵住他的剑锋,望着山间的那面红旗,笑道:“还有多少,都杀过来,圣公义举,对得起天下,杀尽污浊,杀尽肮脏!今天我倒要看仔细了,看你等鼠辈,还有何诡计”
三郎神用尽力气去挑那方天画戟,不想却滑了过去,一头栽地,方七佛顺势用戟尖抵住他的背:“匹夫,效忠老赵,愚蠢!”
三狼神顶着戟尖慢慢的站起来,戟入背三寸而继续挺立,他勾来身边的一只野狼,目露凶光:“狼兄,今日咱们一起赴死!”
韩世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