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螭吻盘龙(4 / 5)

仇十年不晚。”

当天夜里,二人到了一家寺庙道观,这道观里亦有寺,寺院里亦有道。

大殿、厅堂半数是楔在岩石中的,半数是悬在半空的。

耳畔不时传来道家和佛家的诵读经文声。

正堂左右是参天的松柏,堂前香火袅袅,堂侧是八卦鱼池,偏厅却放着佛龛供着菩萨,一旁还有道士在卜卦,间或可见一些儒生出入。

这可真是奇观,儒释道融合。这里就是离云中郡不远的玄武山悬空寺,自北魏起就形成了儒释道融汇的寺院体系,此间包罗万象,儒家、佛家、道家皆有,不仅交流贯通,还相互借鉴。

乌红尘把李未奢交给一个叫做“无方道长”的人,便匆匆下山去了。

李未奢病情稍有好转,便决计要回晋城晏家庄,而后安葬父亲。

无方道长不便挽留,让静虚小和尚送出百里,并一封乌红尘道长的书信。

李未奢回到晋城,这才知道晏家派人在周围几百里找了个遍。少小姐晏久龄陪伴着他办了丧事,应守孝三年。

这日李未奢打开乌红尘的书信,上载: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然,今天下,朝廷奢靡,纲常紊乱,道君皇帝不思治国,唯求和残喘偏安尔,内贼匪猖獗,时有叛乱。外有党项、契丹、女真藩蛮蠢蠢欲动,掠我边境,占我土地,杀我百姓……凡有志男儿,当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习得本领一二,以报苍生,我观尔乃将才,不可因礼制束缚,误了修为。凡守孝者,心诚则矣。况晋城盘龙棍一事,颇有阴谋,尚需查证。尔当慎思之,益速来悬空寺。”

看罢,李未奢思绪万千,在父亲墓前跪拜三日,决计到悬空寺拜师学艺。

……

漫天飞舞的柳絮无声无息的随风而过,一团、一片、一丝、一缕,看雪不似雪,似雪却缠绵,缠绵到天涯,天涯不见仙,若问仙居处,遥指蓬莱路……

一处岩崖磐石之上,李未奢和杏林子,二人畅叙幽怀。

杏林子:“你不在见一下小妹了?”

李未奢:“不了,那样这会平添离愁别怨。”

杏林子:“此去千里之外,当以家国计,好生学些武艺。”

李未奢:“昨夜,我做一拙劣诗,赠小妹,还望转达!”

杏林子展开诗,见《晋城诗别小妹》:

“纷纷世上一孤舟,

沧海飘飖月难留。

心驰寰宇九万里,

却羡蓬莱双飞鸥。

花姿荡漾塑玉容,

山盟海誓不尽收。

执子之手越千古,

欲借青天止中流。

堂前影只谁人怜,

红烛垂泪归去愁。

关山难越悲失路,

从此别君带吴钩。”

杏林子看罢,拔出佩刀:“自古折柳相送,今日杏林子赠你一把宝刀,以留念。此刀名为:鹰松古锭刀。相传为三国时江东孙文台所用!是我游历时,医治‘王谢’家族时所得。”

李未奢接过此刀,随即把腰间的“残霞刀”和“悲影剑”举过头顶:“家传兵器两件,一赠兄长,一赠小妹,也留作纪念!”

二人又在这如漫天飞雪的柳絮中,交谈许久,相送百里,就此分别。

……

不远千里,长途跋涉,风尘仆仆,来到悬空寺,李未奢仍不见乌红尘道长。

无方道长将李未奢引入后后山的空灵岩崖洞内,但见墙上刻画着拳谱并心法,另有参禅诸法,岩石之上刻着硕大的魏碑体:“明心见性,自然静宇。”

不一会小和尚静虚忽至,说道:“‘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此间石壁上乃是《降妖拳谱》,看来乌道长慧眼识才,兄台切勿辜负!”

静虚所言,这“王不过霸”指的是西楚霸王,人中之杰项羽;这“将不过李”,指的是膂力过人,将中之将,唐朝沙陀族李存孝;这“拳不过金”,就是千古武学大师金台了,其武学造诣之深,堪之无出其右,其八卦拳、降妖拳、猴拳可谓登峰造极。

自此,李未奢在此空灵岩崖洞潜心习武,不问世事……

如此三年,隔绝一切杂念,期间晏久龄曾来过一两次,却从未见过他。

这日,李未奢正在参禅悟道,忽见乌红尘至,忙起身行礼。

对方拂尘一挥,吟诵道: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李未奢问:“道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