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青州兴兵遭苦谏,凉州归家笑谈风。(2 / 3)

大乱臣 随她闹 4823 字 2017-08-14

在一旁,应和着胡渊劝谏道。

公孙康见到这两父子又来劝谏,而且是在三军誓师大会上,于是心生不悦。挥手示意胡家两父子退下,可是那两人还是苦苦跪地相劝。

“自古以来严冬进军者大多不能捷报而归,胡渊再请主公不要进军!”胡渊在地叩头不止,几乎磕出血来。

“够了!你这人屡次在我三军面前胡言乱语,如今誓师之时又来乱我军心,口出不祥之辞!”公孙康听闻怒不可遏,便唤来左右要将胡渊推下斩首。

“大司马若要斩首父亲,那连末将也一齐斩了罢!”胡烈见状也在地上叩头不起,放声痛哭。

这时钱丰见状连忙上前,虽说他与胡家父子为政敌,平日里多有分歧相争,但也都是用心为公孙康谋事,自然不希望事情闹得太大无法收场。

“主公!两军对阵先斩将领为不祥之举。还请将这对贼父子打入大牢收监,待到两州将士得胜归来,再让其在三军面前谢罪!”钱丰思虑了片刻说道。

“好!将这对父子押送回邺城下狱,待到我大军凯旋班师再来问罪!”公孙康挥手示意军士拿下胡家父子,又继续进行誓师大会。

钱丰心里方才松了一口气,这两父子平日性格直率,与公孙康和众将多有争执冲突,但也都是一心护主。如今公孙康好大喜功,眼里满是复仇血恨和青兖二地,已经是不可能劝阻的了。

公孙康借由公孙龙受袭伤残一事,称兴兵为子报仇实意在借机吞并兖州。众将则都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军功,仗着兵多将广,执意在入冬之际进军作战,胡家父子苦苦劝谏却被下狱,从此便无人再敢言及退兵一事。

又且看那潼关下,陈泰等人经过三日的长途跋涉,终于行进到了关前。只要过的了潼关,不日便能抵达长安。与函谷关的守军数量相似,潼关也并无多少守军,但其关高而险,若没有数万人仍还是强攻不下。

“关下来者何人?”守关的军士远远就望见陈泰的队伍,还未等众人停下马就高声问道。

“徐刺史帐下亲卫营校尉陈泰!守军速速开关。”陈泰引马上前几步对着城关上喊道。

“我等也是徐刺史手下,为何没有见过你们?”关上军士看陈泰等人穿着西凉战甲,为首的又操着凉州话,但实在没有在军中见过,于是心生疑虑。

“呔!俺等随徐刺史天水死战时,哪有尔等这些新兵!”王虎也驾马上前,对着关上喝道。

关上军士听闻天水一战,便立即放下吊桥让他们通过。这徐成苦战天水救出十万百姓的事情妇孺皆知,若真是当时跟随他的亲卫营,那这样质问实在事显得太无礼了。在凉州百姓心中徐成可是英雄般的人物,现在又担任凉州刺史,若是怪罪下来,那可是担当不了。

众人刚刚过关去,关上的军士纷纷下来表示尊敬,列着队向陈泰等人致敬。众将见状都只想笑,但是在窃喜之余,暗自感叹徐成在这雍凉之地的声威。

“陈将军,徐刺史此时不是在洛阳御敌吗,为何遣你们回来?”为首的军士小心翼翼的问道,生怕开罪了这个亲卫队长。

“我等奉命回长安监督粮草军械运送一事,近日来将要入冬,需得准备好后勤物资。”陈泰镇定的答道。

“原来如此,那将军可辛苦了。”守关军士听闻点了点头,用满是钦佩的眼神看着陈泰。

“嗯,长安方向近日来可有异动?”陈泰装着关切军势,假意问道。

“小的在这潼关也不清楚长安的事情,只是近日来听路过的民众说羌人正在关外集结。”守关军士思索了一下答道。

众将听闻皆面色凝重起来,若是长安方向羌人此时攻来,那后果不堪设想。但陈泰又思索了片刻,觉得长安附近地形复杂,关隘繁多,况且那长安为西北第一重镇,其防御程度可媲美洛阳,应该是无碍。

于是众将继续向着前方进军,出了潼关一两日便能抵达长安城。只是这天气越来越萧瑟,陈泰也感觉到行军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在这关外本来就苦寒的凉州之地。

“玉儿,长安城情况如何,你熟悉这里,且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泰等人皆没有来过长安,所以只能询问席玉道。

“长安大概有洛阳的一半大...”席玉挠了挠发髻,一脸思索的样子说道,“护城河比洛阳深而宽,但城中水有水碱,大部分是不能吃的。”

“如该如何?若是被困在城内那水源不就成大问题了。”赵文听了立即语气慌忙的说道。

“我也没有被困在过城内,只是平日里多有取水,需要到城外河边才可以。”席玉摇了摇头,对赵文说道。

陈泰心想这赵文真是在兵法上越来越用心了,只听见席玉说城内水有水碱,就能联想到围城,继而想到破解之法,看来这小将成长还是蛮快的。

“先生,若是城内守军识破了我们的伪装那该如何?”赵文面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