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空战舰销售(2 / 3)

宇宙殖民时代 幻若影 4367 字 2017-08-07

变无法形成云概率.可通过预先判断100%命中行星.但行星上的轨道激光炮群则只能计算舰队机动时形成的云概率范围.来进行覆盖炮击.当距离相对非常远时,这种炮击密度使每束激光的距离之间会增大,甚至大到每束激光距离之间还需要进行覆盖炮击才能有一发命中敌舰.当然,如果距离再增大,就成了次方了】

【比如说,以10光秒距离,敌舰速度为每秒X米每秒.正进行不规则云概率机动,二十秒内他进行10G的最大加速度,会使他相对前进X*20加20580M.最大负加速度即是X*20-20580M.投影面最大云概率范围长度即是41160米(考虑相对角度后,这个长度是最大值.一般都比这小,很少会达到相对平面垂直90度移动.).如果敌舰舰体投影正面长1000米,即需要42门激光炮向这个范围进行覆盖齐射,此时不管敌舰在直线上以何种方式机动.都可保证最少命中一发.83门即可保证命中两发.再考虑其转向最大值,这个就得看初始速度X是多少才能确定(速度越快,转向G力越大,可转向的角度越小.反之速度越慢,可转向角度越大.)然后算出其转向后的最大宽度.即可得出一个类似喇叭形的云概率投影范围.然后算出敌舰投影正面宽.就能得知覆盖炮击的密度最小要求.】

【就形成云概率机动规避来说,可以看出,相同距离上.航速越慢越好.初始航速越快.可转向角度越小,类似呈直线机动.几乎就是如上所说.42门激光炮必命中一发.如果初始航速是无限接近0.则可转向角度无限接近全方位360度,那么需要大约1500门激光炮覆盖射击才可保证命中一发.】

【那么就此点来说,航速和加速度哪个更适合做为太空军用飞船的硬性指标呢?】

这艘美国太空舰队两年前订购的巡航舰,在张正声的介绍下把主要指标参数说了个大概后立马引起了一阵骚动般的交谈.当然其中涉及到商业或军事机密的核心技术,张正声自然是不会多说一句,各国参观代表手中的平板电脑也没有记录.同时进入船坞时,所有人都被告知不允许携带认何电子设备,以防泄密.

参观完此处正在建造的巡航舰后,一行人又乘座小型航天器去看正在新建的船坞,张正声又是介绍了一番,并隐晦的表示,虽然集团造建能力目前世界第一,但仍然产能有限,最早也需明年完工造舰,可能有些订单接不了......

就这样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参观完太空站钢魂工业区的各地后.众人便回到了地球,接下来的日子,已经是属于谈价格以及其他方面’肉戏’的时候了.这种事情也不是程林现在所处的身份能参与的了.

程林隐约得知,已经与日本和印度方面达成了售舰协议的相关意向,并且订单非常大.就等美国国会批准军售了.

不过意向既然达成,就到了战舰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专业之间的交流,跟程林没有什么关系了.在美国总部呆了些天后,张正声就示意程林可以先回中国的分公司了.

程林随即动身,到了中国没过多久,就传来美国国会批准军售的消息,还有连同印度的售舰案也一并批了.

这时连续从开达矿业那笔单子到现在的战舰订单,接近三个多月忙得上跳下窜的程林总算松了口气.在公司舰船销售办公室里,趁着空闲恶补起太空飞船的各项专业知识.

“头儿,日本方面已经批准了战略舰设计图了,银行那边也发了正式邮件,说是收到两艘战略舰的订金了.”一胖子拿着份文件走进了程林的办公室,递了份文件.说着还不由得惊叹道:”这尼玛小日本真有钱,不愧是世界第三经济体.就这两艘战略舰快8万亿美元了.我TM下辈子都怕难挣这万分之一了.”

程林抬起头,看到是自己的下属沈明轩进来了,便接过文件,细细的看了起来.

沈明轩也是美籍华人,从集团总部调来,是程林的小团队中专门负责跟进日本方面的,他工作量最大,并且程林通过两个月的相处,也明显感觉到,他的能力也是小团队中最强的.

“哦,把这些文件都打包转发给美国集团的总制造工程部和运营部.接下来的建造流程就是他们安排了.对了,给集团常务副总和飞船设计总监还有咱们分公司的执行总裁和营销总监也转发一份.”程林交代了一下又问道:”正式发给日本的那四艘巡航舰的设计图有消息吗?”

“这个还没有哦,说是在巡航舰的装甲防护方面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说咱们的设计图里对光甲的反射面层数减少了四分之一.硬甲强度降低了17.4%.对快反应装甲和散热层也做了削减,另外流体散热材料也改成了液氮合剂.日本方面一直在怀疑这样做了,当装甲被长脉冲激光击中造成黑体后,不足以对抗融容,高热,电离等毁伤机理.”沈明轩说着就座在程林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夸张的说道:”说白了,日本人就是希望能把巡航舰拉上前端战列面跟假象敌战略舰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