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董卓废立 皇权衰落(1 / 2)

李儒讲三国 彭大将军 2452 字 2017-08-07

时隔两日,洛阳城里有两件事情一时间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

这两件事均是关于董卓的,其一就是董卓刚当上太尉没多久,就被皇上策奉为相国。其官位晋升之快,即使在两汉历史中,也是史无前例的。其二,吕布携丁原项上人头,以及部分兵马投奔董卓帐下。

随着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董卓在官位和实力上,都得到大幅度增长。一时间董卓的声望在洛阳城如日中天,无人可及。

夜幕降临后,相国府依旧灯火通明。董卓以晋升相国为由大摆夜宴,并邀各公卿大臣齐聚相府。

董卓自来到洛阳后,可以说平步青云。即使那些朝中元老也不得不卖董卓个面子。所以这场酒宴注定是盛大的。

相国府内,歌舞升平。公卿大臣门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又猜测董卓这场酒宴的真正目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卓遣散歌伎后,开始切入重题:“各位,我董卓是个粗人,所以喜欢直来直去。有件事情,我希望在明日的早朝中,能够得到在座的支持。我董卓在这里先行谢过了。”

“不知相国所谓何事?”

“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董卓振声说道。

董卓话落,整个场面顿时静悄悄的。谁能想到,这董卓居然要废立大汉国君。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场面上落针可闻,让董卓有些尴尬。于是,董卓把目光转向了袁绍。以袁绍本身的官位,是没有资格做在这里的。但是他依然坐在了这里,因为袁绍的叔叔就是当朝托孤大臣之一——太傅袁隗。

“袁绍,你怎么看?支持还是反对?”

袁绍闻言举目望向了董卓,其眼神略带藐视。一个月前,这董卓只不过是塞外一小军阀,如今居然凌驾于自己之上;并扬言要废立君主,真是不自量力。

“我堂堂的大汉天子,岂是你说废立就废立的。”袁绍的声音不大,但也铿锵有力,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袁绍的话语,让在座公卿倒吸一口冷气。这四周甲士林立,难道袁绍没有看见吗?

“哈哈哈哈……”果然,董卓杀机凌然的笑声在第一时间袭来。“年轻人,说话要注意点口德。不然我认识你,我手里的剑可不认识!”董卓说完最后一句后,手里的剑顿时拔了出来,剑尖直指袁绍。

突然的变故,让不少人闻之色变。只见袁绍拍案而起,并拔出腰间的佩剑,扬声道:“董大人,难道这天下就只有你的剑快吗?”

针锋相对的两人,让场中的气氛顿时下降了许多。一位朝中元老起身道:“相国请息怒,这袁绍年轻气盛,一时间冲撞大人,还请相国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其一般见识。”

“是啊!相国,饶了他吧。”

“相国,大人不记小人过……”

虽然袁隗坐在那里不动声色,可求情的话语一时间却不绝于耳,看来袁家在朝中的声望果然很高。这让睚眦必报的董卓不得不顾虑些什么。

看董卓有松动迹象,一些机灵的大臣连忙道:“袁绍,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走!”

袁绍见此,便持剑向后退了两步,然后转身离开了酒宴。只是手中的剑依然没有放下。

看着脸色阴沉的董卓,李儒暗中松了口气,还好董卓忍了下来。如果董卓真把袁绍个杀了,那么势必将和朝中元老势不两立。李儒明白,现在还不是与之决裂的时候。于是,李儒开口道:“相国,何必因为一个袁绍,而坏掉酒宴的气氛呢。我们继续吧。”

董卓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诸位,立陈留王为君,乃是先帝之遗愿。何况陈留王聪慧无比,将来必是一位明君。”

董卓语毕,一位老者站起身来,并开口道:“天子虽幼,却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言强主废立之事?”

老者的话语让董卓的脸上越来越阴沉,待老者说完,董卓的剑也随之拔了出来。并沉声道:“你是何人?也敢擅自诋毁朝中大臣。”董卓说着,就要作势将老者砍了。

“剑下留人!此人乃卢植、卢尚书。”卢植在董卓进京之前就已辞官,也难怪董卓不认识。

“卢尚书乃天下名士,今若害之,天下恐怕会变得人人自危。”卢植在剿灭黄巾起义中立下卓越战功,的确有着不小的声望。

董卓此刻气得牙齿“嘎嘎”直响,这也不能杀,那样不能杀,难道我董卓就如此之窝囊吗?

董卓点点头,走向了说话那人。

“扑哧”

银光闪烁,一个人无力倒下,鲜血逐渐染红了地面。宝剑出鞘,必然见血。这才是董卓的性格。

“还有谁反对?”

董卓这一剑,的确起到了一些震慑的作用。场面再一次的陷入的僵局。

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