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效果让曹操很满意,只见他朗声说道:“诸位,如今我军尚未开战,本不该先折损己方兵马。可是,军中无父子,法令大如天!没有严明的军纪,我们如何打的了胜仗。”
实力决定一切,有夏侯惇在曹操身旁,没有人敢说话反驳,全部静悄悄的听曹操讲话。
而曹操继续说道:“你们可能觉得是我曹操害了你们,可如今朝廷大军被围,我们如果坐视不管,又能苟活多久呢?国家有难,我曹操不愿坐以待毙,而你们身为七尺男儿,愿意跟着名将之后建功立业,救国家于危难吗?”
场上还是那么的安静,只是人们胸中的热血逐渐沸腾。曹操此刻拔出腰间的佩剑,扬声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虽远必诛!……”原本还是一盘散沙的三千兵马,此刻一个个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斗志。
至此,曹操的下马之威让大家心服口服,获得指挥权的曹操便和夏侯惇一起率军出征。
行军路上,夏侯惇与曹操策马并肩而行。“颍川的黄巾乱贼又十万之多,我们以三千兵马如何取胜呢?”
听着夏侯惇突如其来的问话,曹操回答道:“临行前,我已想好了破敌政策,阳曜被朱将军占领,我料黄巾军主力一定会挥师夺回阳曜。所以我们首先进攻长社,,让皇甫嵩的大军恢复机动性。等皇甫将军突破重围后,剩下的事情就和朱将军里应外合,夹击黄巾军了。”
夏侯惇听后朗声一笑,道:“经你这么一说,事情反倒是简单了。”
曹操道:“黄巾起义的初衷或许是推翻我大汉王朝,可是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之后,便开始烧杀掠夺,虽有百万之众,进攻的路线杂乱而不凝聚。现在与其说他们是造反的,不如说是捣乱的。这样的乌合之众,落败也是早晚的事。”
曹操把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贬低的一文不值,其身上洋溢的英雄气概让夏侯惇打心眼里折服。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打马来到夏侯惇近前,开口道:“见过曹将军,属下有一事相求,还望夏侯将军应允。”
曹操打量此人,发现是一位文弱书生。不知是哪一位主子不长心眼,不贡献家兵部曲,却献上一书生了事。
夏侯惇听后,轻笑一声。道:“我居然成将军了,呵呵。兄台不用客气,有什么需求尽管说。”
想不到夏侯惇这么好说话,书生开口道:“属下手无缚鸡之力,到了战场如同送死一般,所以央求夏侯将军在开战的时候能救属下一命。”
“哈哈哈……”夏侯惇听后大笑,道:“我之所以称你为兄台,是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你居然如此贪生怕死,又为何随军出征啊?”
“属下有一恩人,刚刚做了父亲。而战场上凶险万分,属下不想让他死在战场之上,于是便顶替了他的名额。”书生回答道。
“想不到,你还是一位忠义之人啊!”曹操讽刺道。
书生道:“属下不敢,不过为报夏侯将军的救命之恩,属下会想出一条计策,平息黄巾之乱。”
“噢?”曹操听后双目放光,问:“你有什么计策,不妨说来听听。”
“回曹将军,属下还在想。”
曹操听后,有点被耍了的感觉。于是冷笑一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戏志才!”
“好!”曹操冰冷道:“戏志才,我等着你……”
经过长途的奔波,曹操一行人已来到长社近前。
曹操开口道:“命令部队,就地安营扎寨。待三更时分,夜袭黄巾军。”
夏侯惇听后,有些不解。问道:“为何要选择夜袭呢?”
曹操回答道:“你忘了,黄巾军本是老百姓出身,他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所以我才选择攻其不备。”
“可是黑夜看不清旗帜,分不清敌我。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啊。”
“无妨,我们兵少,只要我们每日人一支火把,便可将黄巾军的部署打乱,到时候皇甫嵩一定会趁机突围的。”
一旁的戏志才听后赞赏的看了曹操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深夜,一支队伍在两支火把的带领下,正加速前进。
“什么人?”一支放哨的黄巾军分不清敌我,看到两支火把后,警戒的问道。
部队前端的夏侯惇见状没有回答,回答他们是一柄长刀。只见,夏侯惇手中的战刀,在月光下化作优美的弧线,瞬间将敌人的胸膛划开。
勇猛无比的夏侯惇如入无人之境,黄巾军在一声声惨叫下,一一倒下。
月光下,手握大刀的夏侯惇如战神一般,凭借一己之力斩杀敌军十数人。如此勇猛的身手让后面的人马暗中咋舌。跟着这样的猛将还怕什么!
曹操在士气高涨之刻下令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