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3)

【攻心与算心】

一招算错,司马懿已经失去了出手的机会。

这时,吕蒙身上渐弱的佛光,忽然暴涨而起,他从佛光中盘旋的五道三色真气中,分别选了一酒,一杀,一道锁缚他人气力的力量。

可他却并不急着出手,而是将佛光凝聚在掌心,在那温暖光明通彻的光辉下,吕蒙看清了司马懿所留下的力气,两道杀气,一道属于炎息,一道则是普通的黑桃阴之杀气,而令吕蒙感到奇怪的是,他舍弃了红心闪,却留下了一道虚无的气劲。

现在吕蒙可以摆弄——亦或是说可以安置的,也唯有这一道虚无气劲,为什么在刚刚的搏斗中,司马懿并没有使用这一道力量呢?

他本拥有与黄月英相同的力量,本可以以之再生三道真力,他为什么要选择放弃进攻,舍弃那一闪之力,而停止攻击呢?

短暂的犹豫,却伴随着急速的思考。从司马懿出手进攻开始,吕蒙就已注意到了司马懿的力量虽强大,但是却有着明显的波动,那种波动就像是潮汐——来时凶猛,但也有退去的时候。

回忆他刚刚出手时,除了杀死自己的狼,散去了一道气力,并且唤醒了自己的能力,其余的他什么也没做。

第二次出手,释放流星,对鲁肃出手一震,以铁索链接吕蒙和鲁肃,呼唤死神的业力,然后击杀鲁肃——那时他一共使用了四次能力,吕蒙记得,在完成这次攻击后,他再次散去了自己的力量。

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司马懿已学会了孙权的制衡之术,为何他不将那些他用不上的力量进行变换,并继续发动进攻呢?

司马懿的第三次出手——呼唤死神,并且直接命死神进行攻击,将身上的气力进行变换,并再次以鬼气攻击吕蒙,那时他被陆逊的佛光阻截,然后,司马懿便散去了一道真力,停止了进攻。

这次,他一共动用了四次能力,如果可以发动黄月英秘术的话,他本该使用那道虚无之力,继续寻求进攻的——那么,他率先使用鬼气,而不是那道虚无之力的原因是......

假如那时,陆逊未能抵挡司马懿的刺杀,那么吕蒙的死,除了给司马懿带来新的行动机会,也会使他再次充盈三道真气......

在这快速的思考中,吕蒙恍然大悟,从最开始,到现在,原来司马懿的出手,需要散去的真力为他凝聚起出手的力量——那也就是文印真正的力量——利用死者和死去的气,发挥出重新行动,使用他人能力的力量。

吕蒙忽然想起了袁术,想起了他获得文印之力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那是强大,所需要付出的“死”之力。

看来司马懿刚刚是想留下那道虚无之力,等待杀死吕蒙后第二次形成爆发——而从现在的情势来看,他虽然拥有诸多强者的能力,但是他却没法像持有能力者本身那样,随意使用自己的能力,他发挥招式的能力,所需要的代价,就是散去自己的气力——由此来看,刚刚仅仅散去一道气力的司马懿,已经近乎失去了自己反攻的能力。

“你发动能力的代价,是你散去真力的数量,是吗?”吕蒙将司马懿体内蕴藏的虚无气劲平置,准备将那气力交给下一位行动的孙权,而吕蒙掌上的佛光此刻却纠缠上司马懿,封锁了他的力量。

司马懿冷叹道:“好毒的眼睛,不愧为白江刀队的刀主。”

孙权叹道:“看来一个人只想着进攻的时候,这种思维的惯性也会令人忘了应当防御之时,应该采取守势。司马懿,你的性命就葬送在你自己思维的惯性上。”

吕蒙将那剩下的气力凝聚在掌上,他知道司马懿已避无可避,那夺命的掌劲在他掌上闪耀,佛光凝聚,集中到他掌心处时,竟然变成暗红色。

吕蒙冷冷叹道:“看来我的力量也已到了极限了,剩下的交给你们了,孙权,陆逊。”两人沉默地点了点头,吕蒙冷笑着,看着司马懿道:“对了,若如此说,你现在还能发动一次血术,我记得你的血术,是叫做‘反馈’吧?那道我用不到的气息,你若是想要,就在死时,留作纪念吧。”

说着,蕴藏着暗红杀气的一掌,便已拍向司马懿,司马懿淡淡道:“还是太年轻了啊,吕蒙。”

“什么!”这时,吕蒙的掌已震向司马懿,司马懿被震得口中喷出了鲜血,但是,司马懿的血却旋入他掌中的鬼火漩涡中,鬼火更盛,在那漩涡中,司马懿以自己的血染红了自己的左掌,他的掌朝向陆逊,刚刚被吕蒙平置的那道虚无之气加上地脉流动的气力一同冲向了陆逊——竟是曹丕的血术!

原来,可以唤醒文印的并非只有“死去的力量”,还有司马懿的血!

苍老的司马懿再度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吕蒙此刻已将气力施展结束,他的掌击中司马懿后,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不祥。可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濒临死亡的司马懿,却没有露出一点畏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