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的雨水中伸出,仅是刹那,便将二人气力探去一分,他想剥夺曹操聚集起来的剑气,也想夺去张角身上那天生便可呼唤闪电的力量,这一探,虽夺去了张角身上的雷电之息,但是,对于曹操的那一次飞袭,他却有些失望。

而在曹操将要挥剑回刺张辽时,忽见蓝色斗篷一卷,张辽已退避至十步开外,青缸剑虽可断水,却碰不得张辽半分,曹操握剑的手,却忽将手中宝剑一横,一记犹比雨水更寒的刀击,已迅雷般纵劈而下。

夏侯渊的刀被青釭剑震开的刹那,只见他自空中一个翻身,弃刀反一指拨动刀气直击曹操,那刀气精妙非常,虽看似只是直冲,但却滴雨不沾,这一分气力已是刀客中所罕见的。

这样的刀气,曹操显然已招架不住,而那空灵刀气,却是他血术断不可收的,正在那刀气自雨隙之间直奔曹操时,却见雨水四溅,那刀气竟在空中炸裂,夏侯渊落地时凝神一看,却见郭嘉展开手中折扇,替曹操挡下了这一刀。

攻防虽短暂,却激烈非常,只是短短的交手,张辽等人便似已占尽先机,在这迅捷有力的攻防中,却没有任何人注意到,竟有人逼近了张角。

若不是张角看见了那昏暗的雨幕中微微闪动着黑光的纹身,他可能便已葬送在这一击之下。

那巨斧自张角头顶劈下时,并不算太急,但那力气却实在太大,持斧的手实在太稳,他的人也太静。

许褚这样的猛士,本来并不该这样安静的,但也正是因为他的转变,使得他变得更加可怕。

这一刻,他没有嘶吼,没有咆哮,只是精赤着满是肌肉的身躯,立在狂风暴雨中,饮下一口烈酒,举起贯石巨斧,将斧子劈向张角的头颅。

当张角还未看得清他时,便已横起两只臂甲保护的手臂,斧子撞击着他的胳臂,那杀气竟合着张角的真气幻化为一条雷龙,雷龙冲天,照亮天际,大地再次被雷光照亮。

而纵使雷光强盛,却仍有照不清的地方,有一片土地,似乎已被强盛的黑场所笼罩,张角凝视那片黑场,在抵御巨斧进攻的同时,硬是伸出一条手臂,将那雷龙操纵向那黑色的场中。

雷龙自苍空中咆哮,然后急炸那黑气最盛的地方,几乎在雷气炸裂的刹那,张角手上的臂甲也被斩断,许褚的巨斧已将张角劈倒,张角倒下时,身躯似已被这一斧完全击溃,曹操却并没有看张角,他只是看着张角所劈中的那一片黑色的区域,当他看见黑场中那人被雷击倒后,微微露出笑容。

倒下的人是于禁,长久锻炼武术的人,总难免会在作战时有些习惯,于禁的武是抵御天下三十道阴气杀劲,在临战时,他的身体就会自然而然的放出这道吸纳阴气的黑场,那黑色的场,在黑暗中本是很好的庇护,但是,在这雷光下,却显得格外显眼。也使他成为了雷电攻击的对象。

看曹操的表情,已说明他想要张角袭击的正是于禁,但是他为何又要袭击于禁?曹操并不会在这样关键的战役时做出这么轻率的决定,那雷电之力,在这时若是劈击张辽或是夏侯渊,似乎都比劈击于禁更有意义的多。

张角也并不清楚曹操的目的,他只知道曹操告诉他如果他遭到攻击,便将雷劈向黑气最盛的地方,其余的他根本就不清楚。

对这一点,他没有疑虑,也没有异议,因为,曹操总是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曹操的下属也清楚,一场战斗的成功,并不在于所有有能力的人各显奇谋,而在于所有人能舍弃自己的才干与智慧,将自己的一切放心的交给自己的领导,按部就班的执行每一步计划。

“张角,撤退。”曹操微笑着将华佗遗留给他的那道护体真气渡给张角,护住张角的性命,手指却向后一指,张角也不多言,掩着伤口,便向后急退。雷霆自天空之上直劈而下,张角的身形便隐遁于雷光之中。

许褚还想追击,但刚才那一斧他所消耗的气力却实在太大,他刚想缓过一口气,便发现自己的身后,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那灰暗的影子,似乎正准备操纵他的身躯,用他手中的巨斧劈向暗中的另一处——那是杨修所在的方位。

杨修独立在冷雨中,便已感觉到了那凛冽的杀意。

许褚身子一曲,想震开那操纵自己身躯的黑影,但片刻的失神,却使手中的巨斧被那影子夺去,那贯石大斧在那人手中,竟也闪烁起幽深锐利的色泽,许褚凝神一看,站在那里的正是昔年的武林盟主,袁绍。

许褚赤裸的上身,甚至能感到袁绍身上的掌力正如利针般刺激着他的肌肉。但这种感觉更深的却是杨修,袁绍刚刚操纵许褚的身躯,劈斩的正是杨修,而当他手握利斧时,却也是在面向杨修,好像是他要对付的本就不是北国群豪,而仅仅是杨修一个人。

杨修本来一直隐藏的很好,他就在张辽,夏侯渊两人席卷而起的风暴中,默默隐藏了自己的存在。看来,刚刚的那道雷光,张角劈击的虽是于禁,但袁绍寻找的却只有杨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