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仙姑转为苏书后,笑答道:“现在不怪我爱管闲事了!”
“你得理不饶人!好吧,我原谅你了。”杜清韵见他还提这件事,有些生气,但想想母亲,就勉强原谅他了。
苏书逗了逗杜清韵,见杜母烧完纸钱后,掏出一把零钱,要全塞在功德箱里。忙上前阻止了杜母,说:“不用这么多,意思一下就行。”说着从杜母手中抽出一毛钱放功德箱里,说:“这样就行了!”
“太少了吧?”杜母为难道。
“没事,我这就是量力而行,随心意。”苏书辩解道。
看苏书温和地微笑着跟母亲说话,杜清韵不得不承认,这人真不错,心肠好,又帅,又能干。
阻止了杜母,苏书准备去拿东西,突然想起件事,问:“婶,你们准备怎么回去,坐车吗?”
“我们脚走着回去!”杜母回答道。
“到你家要走多久?”
“四个多小时吧!”
杜母不太肯定地说。
“现在我们村里也没马车了,走回去的话,天早就黑了。要不你们在我家住一晚,明天有车再回去?”苏书想了想建议道。
杜母想了想,自己赶夜路倒没什么,只是看苏书不愿意。有些为难道:“可是她奶奶还在家里,我们不回去怕她着急。”
“这好办,给你们村委会打个电话,让人告诉家里一声,不就行了。”苏书出主意道。他实在不想连夜走路去这么远的地方,还不如白天坐车去。
母女两相互看了看,勉强同意了。
苏书带着她俩去岳万国家,让岳万国找找静河村委会的号码,然后领着去村委会打电话。
岳万国和静河村的村官很熟,聊了几句。杜母又让帮忙报声平安。
母女俩放下心来,杜清韵聊到小学新建的教学楼,说想去看看。
苏书就领着去看看,楼已经盖好两层了。高大的楼房在农村基本没有,镇里都少。
新建的操场,水泥的光滑漂亮,比以前土垫的操场强多了。
还有新建的篮球架,旗杆,都是别的小学不具备的。
在新楼旁边,还有一块碑记录了苏书捐出大笔诊费,新建了这教学楼,让学生要好好学习什么的。
苏书觉得有些夸大,但杜清韵却很崇拜,跟苏书说:“我们在来的路边,就见一石碑上有你捐款修路的事,再看看这里,我突然觉得你真的很厉害,心地又善良。”
看杜清韵突然夸自己,自己还真有点不适应,苏书不好意思地说:“也没做多少事,上面都夸大了。”
杜清韵见苏书有些脸红,觉得很神奇,他怎么夸几句脸就红了?
见杜清韵一直看着自己,苏书摸摸脸问:“你一直看着我,我脸上有东西吗?”
杜清韵才觉察到这样看着别人有点傻,害羞地低头道:“没没,没什么?”
见杜清韵害羞,苏书笑着说:“你脸很红呀!怎么了?”
“要你管。”杜清韵回了一句,故作骄傲地走了。
旧教学楼后边,一群木匠在做课桌,陶木匠也在里头。
苏书过去问:“陶叔,你不是在帮我做家具吗?怎么又到这做课桌来了?”
“你的家具做好了,正上漆呢!要好几遍,这不这边做课桌给钱,我就过来混几天。”
“你可别把我的家具做坏了?”
“那怎么可能,这些家具可是我的最高成就,我怎么会把它弄坏?”陶木匠解释说。
和陶木匠聊几句,知道课桌的木头很充足,还做了些办公桌、书架什么的。
三人在学校逛逛,就回到家里。休息一会,苏书指给她们晚上睡的地方,在进门右侧的新房里。里面已经勉强能住人了。
苏书家棉被倒挺多的,都是苏奶奶洗干净放好的。
苏书把它拿出来,趁太阳还在,晒晒潮气。她两也跟着忙前忙后的。
见苏书的新房空空旷旷的,又帮他打扫屋子。见拦不住她俩,只好跟着打打下手。
等清扫完屋子,太阳要落山了。苏书要去做晚饭,也被她俩阻止了。苏书只好指出东西在那,让她俩做饭。
苏书趁她俩做饭的时候,去侯三家,让侯三明天送他们去静河村。
路修通了以后,跑镇里变得有利可图,又多了几家马车跑镇里。要不侯三可不会接这活!
回来后没多久,饭就做好了。杜母看着四五个菜,肉,鸡蛋都有,对苏书说:“你真的太客气了!我们找你帮忙,还这么丰盛地招待我们。”
“你们不是又打扫卫生,又是做饭。而且我平时也吃这些。”苏书倒没说错,一有机会,他就弄点肉吃,馋得厉害。
估计她俩也饿坏了,苏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