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科学家培育出来的。
苏书在努力修炼,增强实力,时间很快过去。路已经基本修好了,因为雇了压路机,比人工可快太多了。
学校主体已经盖起来了,正在粉刷内部。
村长找上门来,说要对对账。苏书懒得听太多乱七八糟的,直接问大概总数。
岳万国说:“修路用了五万左右,主要是炸药和防护用的水泥比较费钱。学校盖了七万多,也是材料费比较多。现在账上还有两万多块钱。”
“那该给的钱已经给了吗?”
“都已经给过了!”
“那剩下的钱有什么打算?”
岳万国也有些不好意思,还剩下的钱还苏书,他说不出口。因为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岳万国沉吟一会才说:“有两个方案,一是村委会提出,趁机把路修到村里头,一下雨就到处是泥,不好走。二是小学提出课桌椅子都很老旧了,想换一批。”
“学校的操场修成水泥地了吗?”
“已经修了!”
“那如果继续修路够了吗?”
“还不够,只能修主要的部分。”
苏书想这两万块怎么用?想了想,苏书说:“路修了连接到大水塘边就行。课桌请村里木匠一起做,木材每家都捐一些。村里几乎家家存有木材。这样行不行?”
“我看可以,如果木材不用花钱。路只修计划的五分之一。应该还能剩些钱!”
“这点钱你是不花光决不罢休呀!”
岳万国尴尬地高笑两声。
“剩下的给孩子们建一图书馆,里面尽量买点旧书,能多买点。”
“行,就这么定了。我去动员村民捐木头。”
“旧课桌也可以利用起来嘛!”
“是呀!暂时也没这么多学生上课。”岳万国恍然大悟,急匆匆走了。
很快,村里又传出要捐木头的事来,大家都叫岳万国劝捐使者,不是捐这就是捐那。
不过村民对孩子的教训还是舍得的,岳万国远远超出地完成了任务。还焊了一套篮球架,做了几张乒乓球台。
而后立碑纪念,苏书大名被写在碑的最上面。让苏书觉得没白忙活。
而岳万国又向镇里汇报,捐款的大老板被村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感动了,当看到村小学比较破旧拥挤时,捐献了一栋教学楼。
青山镇的其他村子对苏家铺是羡慕嫉妒恨。怎么自己家村子就没遇到这么傻的老板。
现在岳万国心里高兴,在镇里开会没人不认识他,陶醉得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