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一眼,又灌一口。“我喜欢你管我……”
“好了好了别闹了,过几天估计他们就回洛阳了。”杨影偷偷在桌下摆手。
“你怕对面的美女看到和我的小动作?”燕穆凌好像也醉了。“我比她强多了!”
说话间,燕穆凌扎起头发,起身行礼:“启禀殿帅,所部裨将军燕穆凌愿舞剑助兴!”
李虎看看左右,大家都饶有兴趣,便笑答:“好啊!”
小凌接刘彦抛过来的佩剑,移步大厅中央,标标准准,再次抱拳献上一个军礼。
鼓声咚咚,编钟呤鸣,一声龙吟,宝剑出鞘,燕穆凌腾空而起,回旋反转,左右逢源,进退自如。
凌厉的眼神,矫健的身姿,如手中的寒霜一样,初露锋芒。
却不能掩盖她温弱的肌肤,圆润的脸庞,玲珑的曲线和悦耳的喝声。
小凌所舞,正是著名的“武王战牧野”。
银光勾划出优美的弧线,青锋破空呼呼作响。
一曲舞罢,小凌微微喘息,香汗淋淋。
“好!”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全场都啧啧称赞,齐声鼓掌。
全场气氛高涨,大家有说有笑,都很喜欢刚才的节目。
甚至有不少不认识的人在左右窃窃私语,打听小凌。
小凌偷偷回头看杨影反应,又瞥了一眼侯莫陈舞示威。然后向主座和左右施礼,将宝剑交给上前的护卫,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刚坐下就忍不住仰着脸对杨影说:“怎么样?好看吧?我很厉害吧?”
杨影只是暗促着将小凌的酒倒进自己杯中,偷偷命人换了一杯温水,摆在她面前。
就在这时,杨影无意间看到侯莫陈舞对他眨眨眼睛笑了一笑。
随后侯莫陈舞起身说道:“感谢刚才小燕子将军的剑舞。今天泾阳兵府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小女不才,也愿献舞一支,以助雅兴。”
“好啊好啊!早听说我侄女的舞技名冠京城,没想到能在这里一饱眼福!”侯莫陈崇好像也喝的有点了。
现在全席面上,估计只有燕不回和杨影两个人还没喝够吧。
侯莫陈舞走到大厅中央,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燕穆凌轻哼了一声,故意别过头去。
鼓声响起,铃铛轻鸣,小舞褪去短披肩,露出雪白莲藕般的手臂,张开怀抱,随着节奏旋转跳跃,皮靴踢踏做声,她就像在镜湖上起伏的大雁。
三弦、金钟、古琴师傅也相互交换一下眼神,一齐动手奏乐。
她的舞并不是那种依靠服装华丽和装扮特别而吸人眼球的大流,相反,是借助了她曼妙的身姿和稍显丰满却不失曲线的身材特点,建立在鲜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和功底上,加入了西域胡旋和南疆苗舞元素,所形成的一种更新的、更独到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舞蹈。
恍如落英缤纷间,如梦似幻。
宾客皆咋舌惊讶、众人流连忘返。
恩师燕不回端着酒杯心潮澎湃,像是想起了许多往昔经历,一时兴起想到自己的大徒弟也精通音律,便连续拍打杨影大腿,指了指他的怀中。
杨影微微颔首,从怀中取出一只精致的羌笛放在唇边。
伴随着音乐,羌笛声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犹若梦回秦汉,马蹄声声雄关如铁,恍惚秦皇汉武,开疆扩土的最初。
乐声和鸣,如同壮丽星空照耀关外的群山峻岭。
带领在座各位的思绪,回到了每个人,那因为渴望和梦想,勇敢踏出家门的时刻。
月光之下月牙泉边,万里戈壁万里风沙。
耳畔仿佛听到了河西走廊上传来驼铃声声;
还有鼓声阵阵,人喊马嘶,刀剑出鞘,霹雳弦惊。
天下广阔的不可思议,抱负和志气扑面而来,世事的起伏和人间的喜怒哀乐就这样被一颗一颗镶嵌在了整个乐谱中。
伴随着侯莫陈舞的动作,每个人仿佛都回到了,起兵的当初。
那是最艰难的岁月:身负雪、口寒冰,省下饷粮换马草,鼓风起高炉,镰锄铸刀枪;盾抵锅,鞍为枕,一身军装穿四季,斗篷挡雷雨,篝火烤草鱼。
在场所有人都热泪盈眶,就连小凌也哭出声来。
是的,自皇室倾斜、陈庆之北伐、六镇叛乱、河阴之变,在座的每个人的命运,都或多或少的和整个时代的动荡息息相关。或被扭曲,或被改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迷茫和无奈,也有各自的执着和坚持。
就算是再过两千年,后人也一定能够收获相同的感受,与今人彼此相互理解。
旋律在杨影最后的笛声中停止,侯莫陈舞也深深弯腰鞠躬。
但所有人的思绪,还借着美酒的清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