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宝坐上的那个人道。
李闵道:“是”
众人都笑起来。
站在皇帝身边的正是那个带李闵进来的宦者。
宦者笑道:“真是个乡夫!妄你还是名将之后,万岁叫你,你应该说臣在!”
“臣在!”李闵赶紧道。
“不是‘臣在’,不过是个没品的庶民,哼!把朝中的大臣都没放在眼里吗?”卢大人道。
皇帝道:“司徒,算了,他刚从乡间来,以后好好学就行了,李闵,念你是名将之后,朕命你为突骑督。”
“陛下!”齐王急道。
皇帝打断他的话,拍了拍齐王的肩膀笑道:“朕知道,你以前许了他关内侯,横野将军之职,可是他毕竟是庶民出身,怎么可能骤得高位,再说魏王之乱宫中的护卫乱得狠,朕正要他这么个猛将来治一治,王弟就忍痛割爱吧。”
邺王道:“万岁——”
不等邺王说下去,皇帝一挥手道:“都不用说了,就这么办吧,一个突骑督朕还做的了主。”
齐王与邺王互看一眼。
那个宦者道:“还不谢恩!”
李闵磕了个头,道:“谢谢皇上!”
众人都笑,朝堂上的气氛很欢快。
+++++++++++++++
“见过叔父!”杨安站在三扇开的府门前,待马车停住了,躬身道。
马车帘打开,显出一个苍老的人脸,他道:“是安儿啊,要出去?”
杨安走上前,扶着老人走下车,小声道:“是蜀中的那位公子的事。”
老人眼皮抬了抬道:“你安排的?”
杨安慌恐道:“不是,不是,侄儿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是傅家兄弟安排的。”
老人反过手位住杨安道:“那就不要去了,正好我有一些事要跟你说。最近出不要出去,外头乱的很。你二叔哪?”
杨安被老人拉着往回走,回话道:“二叔出去了。”
老人两眉皱起来,道:“又去姓乐的小姑娘那儿了?”
杨安没说话。
老人叹口气,道:“你这个二叔,眼高手低,整天想着做大事,可是又不肯花心思,尽让别人操心,这是有我在,有杨家在,换着门楣,他早就被人弃市了。
杨安低着头没说话。
“安公子!”有个小姑娘小声叫道。
杨安低着头斜眼看去,见是乐大家的侍女,连忙朝她使眼色。
老人突然停住,杨安正忙着朝那个小侍女使眼色,没注意到,继续往前走,可是胳膊被老人紧紧拉住,便踉跄了一下。
杨安急道:“叔父,您没事吧!”
老人淡淡道:“我没什么事,你是杨家人,做事不要鬼鬼祟祟,那个小姑娘是来找你的吧,叫过来说话。”
杨安心里怕让老人知道她是乐大家那儿来的人,可老人说话又不能不听,踟蹰不动。
老人朝那个小姑娘招招手,道:“把她带过来。”
“诺!”下人答应一声走过去。
老人拉着杨安走回府,放开他,这时那个小姑娘已经被下人带了进来。
小姑娘跟在杨府的下人身后战战兢兢,低着脑袋,小步快走,可还是被落下几步远。
“见见过杨大人,杨公子!”小姑娘施礼道。
老人点点头,道:“你是来找安儿的?”
小姑娘偷看了杨安一眼。
杨安咳了一声,道:“这是我叔父,你要说什么尽管说就是了。”
小姑娘低声道:“诺,回杨大人,是奴家小姐让奴家给杨公子传个话,说是胡大人请了那个写出‘李氏堡阵前词’的李闵将军,请杨大人到小楼一聚。”
杨安看了眼老人,虽然很想见那个叫李闵的小将军,可是叔父刚说近来不让出门,于是忍住好奇心,道:“算了,不去了,你回——”
不等杨安的话音刚落,老人道:“‘李氏堡阵前词’?”
杨安本来心里就痒痒,听了老人的话立马就道:“是,叔父,就是那个跟着齐王到京城来的李闵,在李氏堡门大战慕容鲜卑,写出‘李氏堡阵前词’,写得非常好,听说还是前朝李横野之后,叔父,不如请到府上来见一见如何?”
杨安话出口就后悔了,自家祖上与前朝恩怨难清,自已嘴怎么这么臭,提什么前朝!
老人道:“原来是他,那就请到府上来,还有那个姓乐的小姑娘,也请来吧,不过不要声张,明白吗?”
杨安心中大喜,道:“诺,孩儿明白。”
老人点点头,看了眼乐大家的侍女,低声道:“什么人该请,什么人不该请,你心里清楚?”